1 / 11
文档名称:

高中思想政治.doc

格式:doc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高中思想政治.doc

上传人:df158687 2015/9/30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高中思想政治.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高中思想政治
教学通讯息

广州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政治科
广州市中学政治教研会高一中心组
2010年10月
第2期
编写
››››››››››››››››››››››››››››››››››
目录
如何运用学业评价标准把握《经济生活》第三、四单元教材
……………………………………广东华侨中学陈春芳
关于《经济生活》知识点的整理、梳理与分析
……………………………………《经济生活》主编陈友芳
详情请登陆“广州政治教研”:.
如何运用学业评价标准把握《经济生活》第三、四单元教材
广东华侨中学陈春芳
由市教研室组织编写的《思想政治学业质量评价标准》(以下简称学评),是在新课程标准的基础上进行具体细化,形成详细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是我们一线老师当前把握教学内容的具体标准,也是平时在教学中对学生学业进行水平性评价的依据或参考。
一、学业评价标准是什么?
学科学业评价标准以课程标准所提出的课程目标和规定的课程内容为指南,从学生评价的需要出发具体说明学生在不同关键阶段应达到怎样的目标以及如何证明学生达到了目标,说明如何测量到学生在某个学科知道什么和能做什么。
二、学业评价标准的地位
1、学评与课标、教材、考纲四者的关系
(1)学生的学应学哪些(知识要求)、每个知识点应掌握什么程度(能力要求)、对掌握的知识应有什么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2)教师的教应教哪些知识、每个知识点应教到什么程度、怎么去教(贴近生活、设置情境、设计问题、注重体验)
(3)评价教和学的效果
对学业评价标准的定位:学有目标、教有依据、评有标准
2、教学过程、课标、学评的关系
如果将教学过程看作是教师与学生一起行走在大路上,那么课程标准是指出了行走的方向和最终目的地,而评价标准则更加详细地描述了在什么时间应该到达什么地点,才能保证最后到达目的地,并且告诉教师如何才能知道学生到达了某个地点。
3、学评与教材的编写方式
教材的编写包括单元、课题、框题、目题(正文、辅助文——专家点评、知识点击、相关链接) 探究(框题探究和单元探究)
学业评价标准以表格的形式呈现对课标每个内容目标的细化(见下表)
内容目标: 阐释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解析“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学习目标
评价要求
教学建议
情感态度价值观
知识
能力
 
 
坚定社会主义分配制度优越性的信念,自觉树立效率和公平意识,培养公平精神。

理解
说明生产决定分配的原理
纸笔考试
运用具体案例,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分清哪些是按劳分配收入,哪些是按个体劳动所得,哪些是按生产的什么要素获得的收入;通过教师的设疑与讲解,分析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必然性与意义。

理解
解释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我国实行按劳分配的必然性
纸笔考试
①个体劳动者按个体劳动成果分配
记忆
再认个体劳动者按个体劳动成果分配的含义
纸笔考试
②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理解
说明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制度的必然性与意义
 
三、如何把握“学评”的知识要求
1、依据课标的8个内容目标进行细化到24个;而高考考纲共计12个主干知识、38个考点
2、“学评”知识点的顺序是按课标的顺序编写的(不是按教材的知识体系)
3、“学评”知识点的确定主要参照新教材框题下的“目”
4、“学评”知识点进一步的细化参照高考考点
5、知识目标与高考考点不一致、差别变动比较大的地方参照2009版教材即我们现在的教材(例如财政和税收、效率与公平)
6、单元的综合探究不单独编写,揉合在恰当的目标体系里。(例如第3单元的综合探究放在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后边、第4单元综合探究放在经济全球化后边)
以第三单元为例:对比考纲考点与“学评”知识点的不同
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考点 21个)
课题
主题
内容
个人收入的分配
分配制度
生产决定分配
按劳分配及其作用

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公平的影响
提高效率,促进公平
国家收入的分配
财政收入与支出
财政收入的构成
税收与财政的关系
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
财政支出
财政支出的构成
财政收支平衡
财政的作用
财政与基础设施工程
财政与宏观调控
财政与人民生活保障
征税与
纳税
税收及其种类
税收
税收的基本特征
税收的种类
税收的作用
依法纳税
纳税人
负税人
依法纳税
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课标)
阐释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