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6
文档名称:

高中地理——地球与地图-教学设计.doc

格式:doc   大小:1,346KB   页数:1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高中地理——地球与地图-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文库旗舰店 2019/1/22 文件大小:1.31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高中地理——地球与地图-教学设计.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地球与地图”教学设计课标要求教学大纲要求广东考试说明的内容了解地球的形状、大小与运动,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了解地球的形状、大小与运动,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了解地球运动的基本信息。一、课标对本节的要求是“了解地球的形状、大小与运动,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对标准的把握须注意如下几点:、纬度和纬度、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区时及时差的计算和应用。二、教材分析《考试说明》提到文理科基础地理考试内容还包括与高中地理必修内容相关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有关内容。而地球、地图又是基础中的基础,这些内容贯穿于高中必修内容的始终,所以牢牢掌握这部分内容才为高中地理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是基本的地理素养。另外地理信息技术从某种意义上是地图的延伸,所以在这一课里也简单介绍地理信息技术内容三、①、了解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轴、两极、赤道、经线、经度、本初子午线、纬线、纬度,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②、东、西半球的划分,南、北半球的划分,高、中、低纬的划分。③、熟练掌握地球上的经纬网,并会运用经纬线知识解决实际地理问题。④、理解地球上的时区的划分,地方时、区时及时差的计算和应用,日界线,国际标准时间,北京时间。,通过读图、比较、推理、讨论辩论等学****活动,去学****知识达成目标。,辩证地看问题的思想方法。四、、纬度和纬度、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区时及时差的计算和应用。五、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一、、赤道的不规则球体。,赤道周长约千米。二、:在地球仪上,同____平行、顺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叫做纬线。:纬线指示____方向;同在北半球(或南半球)纬线长度____;纬线形状均为____。、中、低纬度的划分:由赤道(0°纬线)至南北纬度为低纬度,南北纬度至南北纬度为中纬度,南北纬度至南北极点为高纬度。:地球上最长的纬线,并将地球分为、两半球(如下图)。三、经线及经度:(亦称子午线):在地球仪上,连接______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线。:经线指示____方向;所有经线长度____;形状均为____。:由经线向东至经线为东经度,东经度的数值变化规律是由西向东度数值;由经线向西至经线为西经度,西经度的数值变化规律是由西向东度数值。:由西经经线向东至东经经线为东半球;由西经经线向西至东经经线为西半球(如下图)。四、经纬网及意义: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格。利用它可以确定地球上任何一点的。难点解析:、纬度的划分国际上规定,把经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那条经线定为0°经线(亦称本初子午线),其它经线的度数皆以0°经线为起点来确定。如右图:M所在经线的度数是如何确定的呢?M所在经线与地轴构成一个平面,该平面与本初子午线和地轴构成的平面之间的夹角(两面角α,α≤180°),即为M所在经线的度数。若两面角α为90°,则M所在经线的度数为90°。由于M所在经线位于本初子午线以东,故M所在经线命名为东经90°经线(90°E);如果M点位于本初子午线以西,则为西经(W)。纬度又是如何确定的呢?国际上规定,把赤道定为0°纬线,其它纬线的度数皆以赤道为起点来确定。图中M点和地心的连线与赤道平面之间的夹角(线面角β),即为M点及其所在纬线的纬度。若线面角β为45°,则M点及其所在纬线的纬度为45°,由于M位于赤道以北,故M点及其所在纬线确定为北纬45°(45°N);如果M点位于赤道以南,则为南纬(S)。(南半球看不到北极星)右图中δ为A点的纬度,φ为在A点观测北极星的高度,可以推断出δ=φ,即在北半球某点观测到的北极星的高度,近似地看着该地的纬度。(如右图)⑴同一经线上纬度相差1°的两点间水平距离约为111千米,则AB=111×30(KM)⑵赤道上经度相差1°的两点间水平距离约为111千米,则BC=111×30(KM);其他纬度上,如其纬度为β,则经度相差1°的纬线长度约为111×cosβ千米,如AD之间距离为111×30×cos30°。⑶不在同一经线、也不在同一纬线上的点之间的距离,利用勾股定理可求出其近似距离。如图中AC之间的距离为A2+B2的平方根。(如右图A、D)经度相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