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4
文档名称:

卜算子 陆游.ppt

格式:ppt   大小:1,915KB   页数:2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卜算子 陆游.ppt

上传人:在水一方 2019/1/23 文件大小:1.87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卜算子 陆游.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卜算子咏梅——陆游学****目标Ⅰ.简单了解一下陆游的背景。Ⅱ.体会两首词的寓意、作者的感情。Ⅲ.对比阅读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比较两首词的异同。梅花素有傲霜顶雪的骨气,虽然笑傲群芳却在中国人心中最能引起共鸣,唤起高尚的情操,它开遍大江南北,总是给人们带来春天的消息。在目前国内较有影响的梅、菊、兰、茶、牡丹、木棉、玉兰等几种名花中,梅花种植最广,树龄最久(有现存隋梅),影响力最大,文化渊源最长。比牡丹更敖洁,更比芙蓉更美丽,比茉莉更清香,比菊花更坚韧。梅花中国梅文化(一)梅是中国特产,原产于滇西北、川西南和藏东一带。6000年前即已经分布于长江以南地区,3000年前即引种栽培。公元前2世纪引种到朝鲜,8世纪引进到日本。19世纪初传到欧、美、澳大利亚。梅树寿命很长,可以活千年以上。现在中国的古梅除了杭州的“唐梅”和“宋梅”之外,最早的古梅当推湖北黄梅县“江心古寺”遗址处的“晋梅”(1700多岁)。它的树干已成灰黑色,每年大寒开花,花开满树,整个花期长达冬春两季。中国梅文化(二)还有浙江天台山“国清古寺”的一株“隋梅”,距今也有1300年的历史,相传是佛教天台宗的创始人智凯大师手植。这株老梅曾经数度枯萎,又数度枯木逢春。现在主干苍老,四周嫩枝丛生,几年前还结了数千个梅子。梅花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早已融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表现在诗歌、绘画、音乐、戏剧、成语和姓氏人名中,形成丰富多彩的梅花文化。1929年国民政府曾将梅花定为国花。八十年代以来,中国大陆又两次掀起评选国花的讨论,惜至今仍未定论。中国梅文化(三)晚清政府曾确定牡丹为国花,1929年南京民国政府曾创议梅花为国花,未付表决,但此后民国政府****惯上把梅花视作国花,如国国将领的肩章、帽徽上都饰有梅花,南京民国阵亡将士纪念碑建筑上多饰有梅花图案。蒋政权迁至台湾后,大约在1962年,由“行政院”发文明确梅花为“国花”。新中国改革开放后,不断有设立国花的倡议和讨论,如全国政协经常见到有关议案。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由全国花卉协会举行了一次国花评选,结论是牡丹为国花,兰、荷、菊、梅为四季花作为辅助。中国梅文化(四)但这一结论只止于协会的公告,并未进入任何立法程序。所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至今没有法定的国花,但民间也有共识,一般认为牡丹、梅花同是国花。一般而言,国花是一种民俗资源,与国旗、国徽不同,是民间的约定俗成,因而不必刻板。南方人偏爱梅花,北方人偏爱牡丹。牡丹偏于象征物质文明,梅花偏于象征精神文化。牡丹象征国家气象,梅花象征民族精神。两者相辅并用,可以涵盖多元至少南北不同的文化诉求,全面地体现我们的文化传统、民族精神和社会理想。作者简介陆游,字务观,自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陆游自幼就受到爱国的家庭教育,立下了抗战复仇的壮志。29岁参加进士考试,名在前列,因触犯歼臣秦桧而被除名。孝宗时,被赐进士出身,后来还做过朝议大夫,礼部郎中。65岁那年罢官,即回老家山阴闲居,死时年八十六。作者简介陆游一生坚持抗金主张,虽多次遭受投降派的打击,但爱国之志始终不渝,死时还念念不忘国家的统一,是南宋伟大的爱国诗人。他勤于创作,一生写诗60年,保存下来就有9300多首,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等数十种存世。诗的题材极为广泛,内容丰富,其中表现抗金报国的作品,最能反映那个时代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