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文言翻译教案555.doc

格式:doc   大小:38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文言翻译教案555.doc

上传人:一花一世 2019/1/23 文件大小:3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文言翻译教案555.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文言翻译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文言翻译的基本原则和方法。2、以方法指导训练,以训练实践方法。教学重点以方法指导训练,以训练实践方法。教学时数二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二、命题规律。2002年以前采用的是客观选择题的形式,要求选出翻译正确的一项,自2002年起均采用主观题型,由考生直接翻译文句,分值由3分增至5分,近年来全国卷更是把主观性翻译题的分值提高到了10分()。翻译在文言文阅读中所占的比重是越来越大了。要想突破文言文阅读,必须先知道高考怎么考,我们先来看一看高考命题规律:1、翻译多取材于文中语句,但也有另选文段进行翻译的。2、翻译的句子多考查多义词、活用词、古今异义词等关键词以及判断句、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被动句、省略句、固定结构等特殊句式。3、考查学生对古代的专名、术语、制度****俗等文化的基本了解。三、应对策略。1、本在教材,注重积累。因为虽然考题所要求翻译的语句是课外的,但考查的知识点应当是课内出现过的,所以,对教材中的文言文要非常熟悉。只有烂熟于心,才能融会贯通,迁移于课外。我们可以通过实例来证明。2002年首次采用主观命题的形式,那一年所出的两个句子成了之后考纲中必举的例子,现在我们就来一个经典重现:(2002全国卷)把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其李将军之谓也?(2)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既然我们刚才说“本在教材”,现在我们就来个“追本溯源”,你能想到这两个词的解释在我们课本中的出处吗?(学生思考回答后,教师展示参考答案)其皆出于此乎?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除此之外,“其”还有哪些语气呢?(学生思考回答后,教师展示参考答案)其孰能讥之乎?尔其无忘乃父之志!③吾其还也。所以注重教材,积累是本。2、注重方法,全面应对。,在难于直译时,才辅之以意译。,应着重关照句中的关键词。它们是正确翻译整个句子的突破口,又是评判的得分点。,应联系全文,注意语境。今天我们运用逆向思维的方式来讲解文言翻译的具体方法,那就是从错误中探求真理。找出下列翻译的错误之处,从错误之处总结方法:留、对、拆、调、删、补。四、学生训练,翻译12个句子。1、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晋国侯王、秦国霸主围攻郑国,因为郑国对晋国没有以礼相待。2、(虎)断其喉,尽其肉,乃去。老虎咬断驴子的喉咙,吃完驴子的肉,才到树林中去。3、先帝不以臣卑鄙。先帝(刘备)不认为我卑鄙无耻。4、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以蔺相如的功劳大,拜他作上卿。5、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不爱惜珍珠宝器肥田沃土。6、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从师学****的风尚也已经很久不存在了。7、权以示群下,莫不响震失色。孙权给群臣看,没有谁不吓得改变了脸色的。8、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9、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很多人在一起走,肯定有品行高洁,学有专长,乐于助人并且可以当我老师的人在里面。10、子曰:“学而时****之,不亦乐乎?”孔子说:“学****后要复****不也是很高兴的事吗?”11、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寻找人可以出使回报秦国的,没有找到。1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蚯蚓没有爪子和牙齿的锋利,筋骨的强壮。五、从错误之处总结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