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读《谈修养》有感重庆市荣昌县吴家镇中心小学:林小泉今年放暑假前,学校要求我们全校教职工在暑假期间要认真阅读朱光潜的《谈修养》和何山的《工作要有好人品》这两本书。我拿着书后,迫不及待、如饥似渴地看了起来!我花了近一个月的时间,终于看完了朱光潜的《谈修养》和何山的《工作要有好人品》。其中,朱光潜的《谈修养》这本书深深地吸引了我!《谈修养》是一代学术宗师朱光潜先生阐发人生修养途径的著作。全书由二十篇文章组成,以“尊崇理性和意志,却也不菲薄情感和想象”为中心,涉及与青年人密切相关的种种问题。从青年人立志、培养奋斗精神、乃至谈心性、学问、读书、交友、性爱、以及价值意识、美感教育等分门别类写起,娓娓道来,析理深入,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说服力,读后我很受启发,感受颇深。虽然自己是一名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三十二年的教育工作者了,但是对“美感教育”理解还不是很透彻,所以我拿到《谈修养》这本书,看了目录,就直接翻到了《谈美感教育》这一篇。朱先生写道:“教育的功用就在顺应人类求知、想好、爱美的天性,使一个人在这三方面得到最大限度的调和的发展,以达到完美的生活。”这句话让我深有感触。是啊,如果教育能顺应孩子的天性,那么学习该是多么快乐的一件事。众所周知,求知、好奇、探索是人的的天性,我们小时候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觉得人世间的一切都是很美好的。我现在还记得上幼儿园的时候跟老师学唱歌,学跳舞,学画画、学剪纸等愉快的事情,能记起的总是很快乐。可是,当我们慢慢长大,进入小学后,应试教育、考试、排名带来的压力和负担开始进入我们的生活。回想中学阶段,关于学起的却都是稍显痛苦的回忆,我们会为了考试挑灯夜战,讨厌死记硬背却不得不一遍遍地去背历史、地理、政治,还会为了一次考试名次靠前而长舒一口气,也会为一次名次的后退而辗转难眠。学习却不再让我们觉得快乐,很多的时候,它变成了一种升学、求职、谋生的工具,而学习本身能带给我们“求知”的快乐逐渐消失,我们的好奇心在不知不觉中就随时光流逝了。这样的现实让我觉得既无奈又无力,既遗憾又感慨。然而,值得庆幸的是,现在的工作让我觉得很快乐,多年的教育教学改革让学校里充满了爱的和谐氛围,这种氛围让我觉得轻松愉快。通过教改,学校实施了素质教育,小学重点加强了爱的教育,我们教师在教室里教得很轻松,学生也学得很愉快。现在,孩子们在学校里彼此照顾、互相关怀。他们唱歌跳舞,写字画画,读书阅报,每天都有一小时锻炼的时间,有自由,有平等,有尊重,有关爱,这样的环境释放了儿童的天性,满足了他们发展的需要。这,不正是朱先生说的教育的功用吗?我们教育者如同园丁,孩子们如同园子里的草木,如果我们能顺着草木的长势去修剪、去栽培,我想,他们一定会长得更加茂盛,并且更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