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提纲
1、地图有哪三要素?
,说(读)出经度和纬度的划分及分布规律;赤道,160°E和20°W组成的经线圈,判断南北、东西半球。
,北极圈,南回归线,南极圈; 地球表面可划分为哪五带,说出五带的范围和界线及五带的特点?
4. 地球为什么被称为水球?
5. 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哪个洲的面积最大?哪个洲的面积最小?亚洲与欧洲、亚洲与非洲、亚洲北美洲、北美洲与南美洲的界线?
,其特点?世界两大山脉带是?山地有哪些不同地形部位,其特点是?
地球有哪六大板块?板快运动特点是?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是?
世界人口增长及人口问题是?世界人口应如何增长呢?人口分布的“四密”、“四疏”在哪里?
三大人种和三大宗教分布分别是?三大宗教建筑分别是?联合国的工作语言有?分布最广的语言是?使用人数最多语言是?
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它们如何区别?
什么是天气?什么是气候?如何区别?
什么是气温和降水?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形成降水的条件有?降水的类型有?世界气温和降水的分布规律是?
影响气候的因素有?比较地球自传和公转运动?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有哪些?它们的主要分布地区是?(在图上填出)
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知识要点
1、地图上的三要素包括: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见P10)。
(1)、在地图上确定方向: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箭头指向北方;没有指向标的地图,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确定方向。有经纬网地图,根据“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来确定方向。
注意:同一经线上只有南北方向的差别,同一纬线上只有东西方向的差别,北极点周围只有一个方向,都是正南,南极点周围都是正北。
(2)、比例尺就是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比,一般来说,所画范围越大,内容越简单,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反之,所画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分母越小,比例尺大。比例尺是个分数式,分母越大比例尺就越小。(比较大小时,一定要用数字式。)
2、①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是地球上最长的纬线;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还有极半径和赤道半径分别是多少);。
②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依次经过的大洋和大洲
3、经纬网
(1)、地球仪的基本概念
①地轴——地球自转的假想轴
②两极——地轴穿过地心与地球表面的交点,指向北极星的为北极(N),反之为南极(S)。
(2)、纬线与经线
①纬线的定义   在地球仪上,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有无数条)
②经线的定义   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线叫做经线,也叫子午线。(有无数条)
③、比较经线和纬线的特点:
名称
形状
长度
指示方向
经线
半圆(弧形)
相等
南北方向
纬线
都是圆(极点除外)
有长有短
东西方向
(3)、纬度和经度
纬度:
① 纬度的划分及变化规律:赤道(0°纬线)以北为北纬,习惯上用"N"表示;赤道以南为南纬,习惯上用"S"表示。南北纬各划分90°;南北极分别为90°S和90°N。
变化规律:由赤道(0°纬线)向南、北两极递增。最大的纬度是90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