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路面天然砂砾垫层施工方案一)、材料要求垫层采用天然砂砾,%。最大粒径不大于53mm,液限应小于28%,塑性指数应小于9,砾石的压碎值不大于35%。塑性指数偏大的砂砾,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加入少量的石灰降低塑性指数,也可以用无塑性的砂土或石屑进行掺配,使其塑性指数符合要求。砂砾级配采用骨架型,具体要求见下表:层位通过下列筛孔(mm)的质量百分率(%)-10065-8530-508-250-5(2)级配砂砾垫层主要技术指标:层位稳定类型压实度(%)CBR(%)垫层集料≥96≥60三)、施工方案及工艺流程天然砂砾石垫层采用从料场,用10~15T自卸汽车将集料运至施工现场,人工配合装载机整平,适量洒水初压后,碾平至规定压实度,其工艺流程见附图。三、施工方法1、准备下承层a、在已完成的路基上按规范规定检查验收的方法和频度进行高程、宽度、横坡度、平整度的检查。b、采用18t压路机或等效压实机具进行碾压检验(压3~4遍)在碾压过程中,如发现土过干,表层松散,适当洒水,如土过湿,发生“弹簧”现象采用挖开晾晒、换土、掺石灰或粒料等措施进行处理。c、在槽式断面的路段、两侧路肩上每隔8米交错开挖泄水沟。2、施工放样a、在下承层上恢复中线10米设一桩,。b、进行水平测量,在两测指示桩上用明显标记标出底基层边缘的设计高。3、计算材量用量。a、根据施工路段垫层的宽度、厚度及预定的干压实密度并按确定的需要数量,并计算每车料的填筑距离。b、施工时应洒水加湿,控制好含水量。4、运输和摊铺运输和摊铺a、集料装车时,必须控制每车料的数量基本相等。b、在同一料场供料的路段内,由远到近将料按计算的距离卸置于下承层上,严格掌握卸料距离避免料不够或过多。c、料堆每隔一定距离留一卸口。d、集料在下承层的堆置时间不宜过长,运头集料较摊铺料只宜提前二天。e、通过试验确定松铺系数。f、用装载机将料均匀地摊铺在预定的宽度上,检查含水量补充洒水,使含水量达到最佳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