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9
文档名称:

试验颗粒分析试验.doc

格式:doc   大小:611KB   页数:1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试验颗粒分析试验.doc

上传人:suijiazhuang1 2019/1/24 文件大小:61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试验颗粒分析试验.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实验一、颗粒大小分析试验(比重计法)一、实验目的颗粒大小分析试验是测定干土中各种粒组所占该土总质量的百分数,借以明确颗粒大小分布情况,供土的分类与概略判断土的工程性质及选料之用。根据土的颗粒大小及级配情况常用的方法有筛分法与比重计法,;。当土中兼有上述两类粒径时,则应联合使用筛析法与比重计法。二、基本原理密度计法是静水沉降分析法的一种,。密度计法是将一定量的土样(粒径<)放在量筒中,然后加纯水,经过搅拌,使土的大小颗粒在水中均匀分布,制成一定量的均匀浓度的土悬液(1000mL)。静止悬液,让土粒沉降,在土粒下沉过程中,用密度计测出在悬液中对应于不同时间的不同悬液密度,根据密度计读数和土粒的下沉时间,就可计算出粒径小于某一粒径d(mm)的颗粒占土样的百分数。三、仪器设备1、密度计目前通常采用的密度计是甲种密度计,刻度单位以在20ºC时每1000mL悬液内所含土质量的克数来表示,刻度为-5~50,。2、量筒2个:容积1000mL;3、三角烧瓶:容积500ml4、煮沸设备:电热器、锥形烧瓶;5、分散剂:4%六偏磷酸钠或25%氨水;6、其他:搅拌棒、温度计、研钵、秒表、烧杯、瓷皿、天平等。四、操作步骤1、密度计的校正密度计在制造过程中,其浮泡体积及刻度往往不易准确,况且,密度计的刻度是以20°C的纯水为标准的。由于受实验室多种因素的影响,密度计在使用前应对刻度、弯液面、土粒沉降距离、温度、分散剂等的影响进行校正。(1)土粒沉降距离校正土粒有效沉降距离计算见各比重计说明书(2)刻度及弯液面校正试验时密度计的读数应以弯液面的上缘为准,而密度计制造时其刻度是以弯液面的下缘为准(图1-3),因此应对密度计刻度及弯液面进行校正。将密度计放入20ºC纯水中,此时密度计上弯液面的上、下缘的读数之差即为弯液面的校正值。因弯液面上缘刻度永远大于下缘刻度,故此值永远为正。某些密度计出厂时已注明以弯液面上缘为准,即校正值为零。(3)温度校正密度计刻度是在20ºC时刻制的,但试验时的悬液温度不一定恰好等于20ºC,而水的密度变化及密度计浮泡体积的膨胀,会影响到密度计的准确读数,因此需要加以温度校正。密度计读数温度校正值表1查得(4)分散剂校正为了使悬液充分分散,常加一定量的分散剂,悬液的密度则比原来的增大,因此应考虑分散剂对密度计读数的影响。具体方法是:将量筒内1000mL的纯水恒温至20ºC,先测出密度计在20ºC纯水中的读数,然后再加试验时采用的分散剂,用搅拌器在量筒内沿整个深度上下搅拌均匀,并将密度计放入溶液中测记密度计读数,两者之差,即为分散剂校正值。(5),,则必须加以正,甲种密度计的比重校正值可由表2查得。悬液温度(℃)甲种密度计温度校正值悬液温度(℃)甲种密度计温度校正值悬液温度(℃)--------------------、处理土样及制备悬液(1)称风干研散试样30g,倒入500mL锥形瓶,注入纯水200ml,浸泡过夜。(2)将盛土液的锥形瓶稍加摇晃后放在煮沸设备上进行煮沸,煮沸时间宜为40min。(3)将冷却后的悬液全部冲入烧杯中,静止约1min,,经漏斗注入1000mL的大量筒内,遗留杯底沉淀物用橡皮头研棒研散,再加适量纯水搅拌,倒出上部悬液过筛入量筒内。如此反复,直至悬液澄清后将烧杯中全部试样过筛,冲洗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