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5
文档名称: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前后天津市基本药物使用实证研析.pdf

格式:pdf   页数:7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前后天津市基本药物使用实证研析.pdf

上传人:cxmckate6 2015/10/1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前后天津市基本药物使用实证研析.pdf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和取得的
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处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
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天津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
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
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签字日期: 年月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天津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
特授权天津大学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
索,并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以供查阅和借阅。同意学校
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说明)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导师签名:
签字日期: 年月日签字日期: 年月日
中文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析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前后天津市基层医疗机构的基本药物及
心血管基本药物的使用差异,以期为基本药物的使用管理及天津市增补药物的完
善工作提供实证依据。
本研究以《2010 年天津市社区卫生服务基本用药目录(试行)》中的基本
药物为对象,获取天津市 2003-2010 年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住院患者的实际诊
疗和支付数据,对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在天津市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主要采用趋
势分析法、弹性分析法、重点分析法及描述性统计分析对天津市基本药物(包括
国家基本药物与增补药物)的使用品种及费用进行分析。
本研究得到的主要结果为:①各省市已有基本药物增补品种最多的为华东地
区的上海市、江苏省和安徽省。②2003-2010 年,天津市基本药物各年使用的品
种不足目录的 80%,费用不足全年药费的 30%;各级医疗机构的使用品种数随
医疗机构等级的增加而增加,费用占比随医疗机构等级的增加而降低。
③2003-2010 年,基层医疗机构的国家基本药物使用品种为 124~196 种;增补药
物使用品种为 103~159 种;均随年度增加而增加。国家基本药物费用占比为
%~%,随年度增加而降低;增补药物的费用占比为 %~%,随年
度增加而增加。④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后,基层医疗机构住院患者的增补药物
次均费用显著增加,国家基本药物次均费用显著减少。 2010 年,基层医疗机构
的住院人次占比下降。⑤基层医疗机构的品种和费用使用重点类别为化药中的循
环系统药物及中成药中的内科用药,内科用药中的祛瘀剂使用品种最多费用最
高。⑥对心血管类基本药物分析的结果显示其在基本药物中的使用费用平均占比
为 1/3,而其中增补部分占所有增补药物的 %。各年使用的心血管类基本药
物品种占心血管类基本药物品种总数的比例趋近 85%;政策实施后,心血管类基
本药物的使用患者出现年龄年轻化、男性增多、退休患者增多;更多的心血管类
基本药物用于了治疗循环系统疾病,用药合理性增强。
本研究得到的主要结论为:①省级基本药物增补品种与各地的经济水平、当
地特色相关。②天津市基本药物的使用率较低,但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后好转,
且可获得性提高。③基层医疗机构的增补药物使用费用显著增加,在一定程度上
反映了增补与天津市用药需求的一致性。④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初期并未使得
基层医疗机构起到分流作用,但次均药费下降。⑤政策实施后,促进了心血管类
基本药物在对症用药上的合理性。
关键词:基本药物基层增补药品费心血管药物政策评价
ABSTRACT
In view of the re-establishment of NEMS (National Essential Medicine System)
in our country, Tianjin has its own EML (Essential Medicine List) containting
supplementary medicines based on NEML (National Essential Medicine List). This
study is to evaluat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EMS from the viewpoint of utilization of
the Essential Medicines (EMs), and to describe the use of EMs and Cardiovascular
EMs, which could offer empirical evidences for management of using EMs 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