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文档名称:

金寨县农村综合产权交易中心.ppt

格式:ppt   大小:100KB   页数: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金寨县农村综合产权交易中心.ppt

上传人:阳仔仔 2019/1/24 文件大小:10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金寨县农村综合产权交易中心.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金寨县农村综合产权交易中心成立背景组织架构改革目标改革内容成立背景为加速推进全县农村综合改革,促进农村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农业收益率,增加农民收入。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引导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4〕71号)及《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建设的实施意见》(皖政办〔2015〕21号)的精神,县委、县政府研究决定于2015年5月设立金寨县农村综合产权交易中心。组织架构中心是经市编办批准设立的首家县级农村生产要素流转交易的机构,隶属于县金融办管理的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中心秉承“以创新为手段、以市场为导向”的发展理念,内设三个分中心即:农村资产评估中心、农村综合产权交易中心、农村资产收储中心,从涉农部门抽调专门人员进驻,形成“一个屋顶之下,多个服务窗口、多品种产权交易”“一站式”“公益性”的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服务中心。中心的主要职责是在国家法律法规范围之类,按照省市县的相关要求,有组织地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林地林木、农村集体“四荒地”(荒山、荒沟、荒地、荒丘)使用权、养殖水面承包经营权、涉农股权、依法可交易的农村房屋所有权、宅基地、涉农知识产权等交易参与方提供交易场所、信息发布、组织交易、产权鉴证、资产评估、抵押融资等专业化的服务。改革目标力争把金寨县农村综合产权交易中心建设成为市场主体充分、交易活跃、运行有序、管理规范、监督有力的农村综合产权流转交易市场,成为全县助推脱贫攻坚,推进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的一支生力军。改革内容全面开展农村集体资产(资源)确权,建立全县统一的综合资源交易信息库。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建立全县统一的电子化交易平台。加大政策扶持引导,培育现代农业新型市场主体。扎实开展“两权”抵押贷款,构建农村融资新模式。加强组织建设,建立农村综合产权交易市场服务体系。完善制度建设,建立农村综合产权交易市场管理体系。加强风险防控,健全农村综合产权交易市场保障体系。全面开展农村集体资产(资源)确权,建立全县统一的综合资源交易信息库在土地确权登记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户核实土地承包经营权信息档案,力求内容完整、数据真实、定位准确,及时做好“回头看”和纠错工作。加快推进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使用权、农民房屋所有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建立全县农户宅基地信息档案。解决林权遗留问题,处理好群众林权纠纷,完善分户林权信息档案。整合承包土地、宅基地、林地信息档案,建立全县统一的综合资源信息库,实现以户为索引的开放共享的资源信息查询系统。目前,,,,确权登记颁证农户发证率99%;集体林地面积确权427万亩,;宅基地资源正在摸底调查中。以信息技术支撑,建立全县统一的电子化交易平台建立县农村综合产权交易门户网站,搭建县、乡、村三级共享的开放信息平台,村通过群众咨询、上门走访等方式收集交易信息,上传乡镇农村综合产权交易所核实登记,乡镇及时汇总上报至县农村综合产权交易中心,县农村综合产权交易中心进行分类整理后,在信息平台上进行审核,推介到农村综合产权交易网进行公示,实现产权交易信息及时收集、动态共享。通过金寨县农村产权交易网发布农村产权类待流转信息2197条,;组织规模集中交易16宗,年交易额约2100万元,。加大政策扶持引导,培育现代农业新型市场主体立足区域农业资源,确定茶叶、猕猴桃、有机米、中药材、毛竹、板栗、生态养殖等“八大”产业,作为县级重点扶持的特色产业,实施“三年倍增计划”。持续加大财政重点扶持,组建响洪甸六安瓜片等产业联合体5家,共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2913家,家庭农场2542家。其中创建国家级示范社5家,省级示范社14家、家庭农场11家,市级示范社54家、家庭农场6家,县级示范社100家、家庭农场62家。成功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3万亩猕猴桃基地、7大类38个产品通过有机认证,61家企业获得长寿产品商标使用权,“1+1+N”校县农技推广合作深入拓展。建设农村电商服务站点,“淘宝村”、“上街去”、京东电商等知名电商入驻“互联网+”大厦,加快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深度融合,丰富农业现代销售主体。扎实开展“两权”抵押贷款,构建农村融资新模式按照“依法有序、自主自愿、稳妥推进、风险可控”的原则,组织涉农部门成立专家组,制定农村资源资产评估办法,因地制宜探索涉农不动产资源资产价值评估体系,构建农村融资新模式。 通过产权交易平台发放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10笔计1690万元,林权抵押贷款19笔计9550万元,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