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16、黄山奇松 教学设计一、板书课题、读题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的课题叫(黄山奇松),请大家看老师板书。一起读,第16课,黄山奇松。课题有四个字组成,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你觉得,在朗读时我们应该突出哪个字?板书:奇。请读出你的理解。指名读。师小结:课文写的是黄山松,黄山松最大的特点,都凝结在这一个“奇”字上。让我们带着自己的理解,再读读课题。 二、复习导入1、黄山是著名的风景名胜,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黄山被誉为“……”,它以四绝名扬天下,哪四绝?2、知道什么叫做“绝”吗?严老师查过字典,“绝”字有好几种意思,你能试着给它选择正确的解释吗?出示屏幕。小结:回答得真棒!正确答案是:D——独一无二。奇松、怪石、云海、温泉是黄山特有的,是独一无二的。然而,在这四绝中,人们对奇松又更是“情有独钟”。这些奇松都长在……(学生读:山顶上,陡崖边,处处都有它们潇洒、挺秀的身影。)黄山松一奇奇在哪里?(板书:奇在位置)这节课,我们将一起重点学习黄山奇松的其它两个特点。 三、学习第二节1、请同学们自由地读读课文第二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思考:黄山松的“奇”表现在哪些地方?你能抓住一些关键的词句来说一说吗?2、(我发现,咱们班同学,读书都很投入,对,读书就应该这样,字字入目,字字入心。)好,下面我们开始交流。 A、“姿态优美”这说的是“迎客松”。课文是如何重点来写它姿态优美的?(它有一丛青翠的枝干斜伸……到来。)“如同”就是(好象),这是一个(比喻句),把(迎客松斜出来的枝干)比作(好客主人的手臂),我们一起来看看图片,这个比喻形象吗?(板书:奇在姿态) B“虽然饱经风霜,却仍然郁郁苍苍,充满生机。”(1)饱经风霜是什么意思?(形容一个人经历了许多艰难困苦)能不能用这个词来说一句话?(提前让学生造句)(2)这个词多用来形容老年人,我们可以说奶奶的脸饱经风霜,可以说爷爷的双手饱经风霜。课文中说迎客松饱经风霜,请你想象一下,这棵迎客松在一千多年的日日夜夜里,可能会经历哪些磨难?(3)同学们说得真好,经历了一千多年的狂风、暴雨、大雪的重重磨难,按理说,这棵松树会怎么样?(折断、枯死、奄奄一熄)可是这棵黄山松,它仍然(郁郁苍苍,充满生机),这不禁让人感受到它那(顽强的生命力、不屈不挠、坚忍不拔的精神)。板书:奇在精神谁能把这句话来读一读,读出黄山松那种顽强的生命力。指名2生。教师范读:大家读得真好,严老师也想读一读,可以吗?齐读:不仅读出黄山松的奇,还要读出作者的赞叹、喜爱之情。 C“姿态独特”(1)这是写送客松的,课文具体是怎么写的?“枝干蟠曲”,蟠曲知道什么意思吗?它不是一般的弯曲,是曲折环绕的意思,说它的枝干相互缠绕,非常特别。让我们一起看看大屏幕。它向山下伸出长长的“手臂”,好象在跟游客依依不舍地告别。这长长的树干,好比长长的手臂,多神奇啊!(2)细心的你有没有发现,课文中有两句话,都出现了“手臂”这个词,请看。请你读读,为什么前一句没有引号,后一句有呢?小结:一个词语,加上不同的标点符号,代表不同的含义,这就是语文的魅力! D“天然盆景”见过盆景吗?说说盆景是怎样的?盆景是需要人工培植的,需要对它进行修剪、固定,按照人们的审美要求改变它的生长方向。而“天然盆景”呢?是不是人工修剪而成?需要给它固定或改变方向吗?那么,是谁创造了如此伟大的神奇?板书:大自然的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