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环境管理体系标准讲解 GB/T24001-ISO14001:1996
1
讲课内容
第一章标准产生背景和特点
第二章术语和定义
第三章环境管理体系要求
2
一、ISO14000系列标准产生的背景
第一章 ISO14000系列标准产生背景及特点
1、环境问题是人类发展道路上共同面临的问题:
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环境问题日益严重
如:20世纪30—70年代发生的“八大公害事件”
环境影响范围不断扩大,从局部走向区域走向全球
3
八大公害事件
一、1930年12月比利时马斯河谷,马斯河谷烟雾事件
污染类型:大气污染
污染物:谷地中工厂密布,烟尘,SO2排放量大
造成后果:咳嗽、呼吸短促,恶心窒息,几千人中毒,60人死亡。
二、1943年5—10月美国洛山矶,洛山矶光化学烟雾事件
污染类型:大气污染、光化学污染
污染物:该市400万汽车每天耗油2400万升,排放烃类1000万吨
造成后果:引起眼病和咽喉炎,65岁以上老人400人死亡。
4
八大公害事件
三、1948年10月,美国多诺拉镇, 多诺拉烟雾事件
污染类型:大气污染
污染物:河谷内工厂密集,排放大量的烟尘和SO2
造成后果:咳嗽、恶心、哎吐、腹泻,4天内43%居民患病,20人死亡。
四、1952年12月,英国伦敦烟雾事件
污染类型:大气污染
污染物:居民取暖煤中含硫量高,排放的烟尘和SO2;
造成后果:胸闷、呕吐,死亡4000人,历年共12次,死亡近万人。
5
八大公害事件
五、1953-1961年,日本熊本县,发生水俣(病)事件
污染类型:海洋(汞)污染
污染物:氮肥厂含汞催化剂随废水排入海湾
造成后果:口齿不清、面部痴呆、精神失常,至1972年180多人患病,50人死亡,22 名婴儿生来神经受损。
六、1995年日本四日事件,蔓延几十个城市
污染类型:大气污染
污染物:工厂排放烟尘和SO2
造成后果:哮喘病、肺气肿,患者500多人,36人死亡
6
八大公害事件
七、1968年,日本爱知县等23个府县,米糠油事件
污染类型:食品污染
污染物:米糠油生产中用多氯联苯作热载体,因管理为善,多氯联苯进入米糠油
造成后果:眼皮浮肿、多汗,重患者恶心、呕吐,肝功能下降;患者5000人,16人死亡,近万人受害
八、1931年—1975年,日本富山事件
污染类型:水体污染
污染物:炼锌厂未处理的含镉废水排入河中
造成后果:全身骨痛,自然骨折,至1968年5月,患者258例,死亡128人,至1977年12月又死亡79人。
7
一、ISO14000系列标准产生的背景(续)
60年代末,各国相继建立了环境保护的政府机构,采取措施直接干预环境保护的管理工作,并不断出台环保法律法规和标准如:日本1967年出台了《公害对策基本法》
1972年6月,瑞典: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发表了《人类环境宣言》
1992年6月,巴西:103国家首脑,180国家代表参加了环境与发展大会
《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生物多样性公约》
1997年2月,日本:京都议定书:二氧化碳、甲烷、一氧化氮、氟利昂气体(HFC、PFC)、六氟化碳六种气体
1992年英国 BS7750 环境管理规范
1993年欧共体以(EEC)“环境管理审核规则”(Eco-Management and Audit Scheme),简称EMAS,1995年6月实施。
2、国际社会的关注和行动
8
1993年6月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成立环境技术委员会(ISO/TC207)制定ISO14000系列标准;
ISO14001—14100 96—99年颁布11个环境标准;
96年起,我国引入标准,进行ISO14001试点认证工作,建立了认可和注册制度,至今已有12家认证机构,42家咨询机构,约3500人接受了外审员培训;
1997年4月我国政府正式宣布等同采用ISO14000标准,
GB/T24001——ISO14001规范和使用指南
GB/T24004——ISO14004原则、体系和支持技术指南。
一、ISO14000系列标准产生的背景(续)
3、ISO系列标准的产生
9
二、实施ISO14000系列标准的意义
有助于提高组织的环境意识和管理水平;
有助于推广清洁生产,实现环境污染控制;
有助于节能降耗,降低成本;
减少污染排放,降低环境事故风险;
体现社会责任感,树立企业形象;
进入国际贸易市场的绿色通行证。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