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5
文档名称:

广播影视服务建设工作计划.docx

格式:docx   大小:22KB   页数:1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广播影视服务建设工作计划.docx

上传人:wu190701 2019/1/26 文件大小:2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广播影视服务建设工作计划.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广播影视服务建设工作计划XX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也是实施“xx”规划的起始之年。全年工作紧紧围绕“xx”全市经济社会和文化建设奋斗目标,着力开好头、起好步,将XX年确定为“规划启动年”和“基础建设年”,按照“1246”的总体工作思路,抓好“xx”规划落地,办好第十二届亚洲艺术节和第三届中国文化艺术节两大文化活动,实施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文化民生、文艺创作四个一批项目,做好文化遗产保护、文化对外交流、人才队伍培育、文化科研、文化管理和文化立法六项重点工作,全面发力,先人一步,快人一拍,努力开创文化建设新局面。一、加快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着力构建城镇“15分钟文化服务圈”、农村“半小时文化服务圈”。完成国泰艺术中心建设,推进自然博物馆、国际马戏城、市群众艺术馆新馆、工业遗产博物馆建设,规划建设广播电视发射塔、抗战遗址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园、市少儿图书馆新馆、音乐厅等项目。“广播村村响、电视户户通”攻坚行动计划。在建党周年之前,全面完成响通攻坚行动,建成17个区县广播中心、507个乡镇广播站、5178个村广播室,筹建市级总前端,推进覆盖全市城乡的应急广播系统规划建设,每个区县广播电视台设立一套综合广播频率;完成万套直播卫星接收设备的发放安装工作,向广电总局争取30万套直播卫星接收设备;完成向12个贫困区县4万户建卡贫困户赠送电视机工作,推动区县自筹资金开展电视扶贫工程。。加快推进区县文化馆、图书馆、影剧院、博物馆“四大件”建设,力争80%以上的文化馆、图书馆达到国家等级馆标准,影剧院、博物馆建成及开工率分别达到80%和50%以上。全面完成乡镇综合文化站扫尾任务,设施设备配置率达到%。建成街道文化中心48个,完成58个街道文化中心、439个社区文化活动室设备配置任务。全面完成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乡镇基层服务点和58个街道、439个社区基层服务点建设任务。鼓励有条件的乡镇建立电影放映厅,村建立固定放映点,逐步完善惠民电影放映条件。启动农村文化中心户建设,首批建成XX户。完成、、3个区县电视发射塔建设工作。。紧紧围绕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和辛亥革命周年,深入持久开展以“唱读讲传”为主要内容的群众文化活动。以“五送”活动为载体,扎实推进文化进乡镇、进军营、进学校、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全年完成送戏演出任务0场,送电影18万场,送展览500场。举办第xx届市三峡书法、美术、摄影作品联展,第三届市社区红歌大赛,第五届“农民工日”活动;开展第二次全市十佳特色文化广场、社区、校园评选活动;开展全国第三次县级以上文化馆评估定级工作;做好第二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评审工作;组织实施春雨工程——全国文化志愿者边疆行活动。扶持区县打造具有可持续发展价值的优秀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全面推进公共图书馆、文化馆、乡镇综合文化站免费开放,深化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做好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示范区(项目)申报创建工作,争取一批示范区(项目)申报创建成功;深入开展市级文化先进区(县)创建活动,修改完善创建标准,对年前已创的文化先进区(县)进行复查验收,达到以评促改、以创促建的目的。推动基层文化建设再上新台阶。争取有关部门支持,积极探索公共文化单位在人员编制、管理模式、经费保障等方面的标准化建设新途径,高度关注农民工文化权益保障工作,争取形成经验;完成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制度设计综合研究工作任务;探索广播电视公益性服务新方式、新途径,加强响通工程长效机制建设,充分发挥政务平台、宣传平台和预警平台作用。二、扎实推进文艺创作,。推进大型芭蕾舞剧《追寻香格里拉》,舞剧《邹容》,川剧《灰阑记》、《杨闇公》,话剧《穷孩子·富孩子》,歌剧《钓鱼城》等剧目的创作排演;深度打磨话剧《三峡人家》、《河街茶馆》、《乡村公园》,川剧《鸣凤》、《风雨女人路》,杂技剧《花木兰》,音乐剧《城市丛林》,京剧《金锁记》等剧目;鼓励以现实题材主旋律为主,特别是农村题材、少儿题材的影视剧创作,筹拍《刘伯承》、《聂荣臻》、《秦良玉》、《黎明追剿》等一批重大题材和现实题材影视剧,推出《缇可》、《嘻哈哈游记》、《可儿历险记》等动画片;推进全市重大题材艺术作品原创力度,组织实施《大三峡·大移民》、《巴渝风·綦江农民版画》两个全国画院优秀创作研究扶持计划项目;围绕“五个”、“唱读讲传”等主题,开展优秀音乐、舞蹈、戏曲、小品等群众文化作品创作活动,全年推出30—50个优秀作品。。组织优秀剧(节)目和表演团体参加第三届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评选、第十二届亚洲艺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