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路程、时间与速度教学设计云岩中心小学:骆佩琴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的问题,使学生理解速度的含义,并学会用统一符号来表示速度。2、通过对实际问题的探索,抽象出路程、时间与速度间的关系,并能运用其解决实际问题。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模型思想,进一步体会数学的价值。教学重点:认识速度,理解并掌握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教学难点:能根据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解决生活中简单的问题。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问题情景,揭示课题。1、从争吵声,:同学们,请听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如此真吵不休?(出示教材P79情景图)哦,原来是松鼠、猴子、兔子都在炫耀自己的竞走成绩,为谁的速度最快吵得不可开交。2、速度是什么?到底谁的速度最快呢?速度与表格中的路程、时间这三者到底有怎样的关系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路程、时间与速度》并解决以上疑问。(板书课题)二、探索体验,经历过程时间/分路程/米松鼠4280猴子4240小兔3240(一)根据表格你获得了哪些信息?生:松鼠4分钟走了280米,猴子4分钟走了240米,兔子3分钟走了240米。师:从表格中我们知道了他们的竞走比赛的时间和路程。举例说一说什么是路程:路程就是一定时间内走了多远?(二)根据表格数据,小组合作探究。1、探究问题①:如果松鼠和猴子为一组,谁走的快呢?(学生自组讨论) 生:松鼠和猴子比赛,松鼠快。因为都是4分钟,但是松鼠走的路程远。师:也就是说相同时间比路程(在时间相同的条件下,应该比较路程,路程越远走的越快。)2、探究问题②:要是猴子和兔子为一组,又是谁走的快呢?为什么?生:猴子和兔子比赛,兔子快。因为猴子和兔子走相同的路程,小兔用的时间短,所以小兔走的快。师:也就是说相同路程比时间。(在路程相同的条件下,应该比较时间,时间越短走得越快。)(小结:相同时间比路程的远近,相同的路程比时间的长短。)3、探究问题③:松鼠和小兔比赛,他俩时间不同,路程也不同,怎么比较他们的快慢呢?生1:利用商不变的规律,把他们的时间都变成12分钟。生2:分别求出他们每分钟走了多远?松鼠:280÷4=70(米)兔子:240÷3=80(米)可见,松鼠每分走70米,兔子每分走80米,因此,兔子比松鼠走得快。师:其实这利用的就是比速度的方法。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每时、每分、每秒),所行驶的路程就叫作这个物体的速度。松鼠每分走70米就是松鼠竞走的速度,表示为70米/分。请同学们说一说猴子和兔子的速度分别是多少?(60米/分、80米/分)速度的单位与之前学过的一些单位不同,由长度单位和时间单位组成。(三)认识速度1、生活中常见的数据。教材P79看一看,说一说。(强调读法,表示意义)人步行的速度大约为4千米/分;飞机飞行的速度大约为12千米/分声音传播速度大约为340米/秒;光传播速度大约为3万千米/秒像这些所告诉我们的都是速度。小结: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每时、每分、每秒),所行驶的路程叫作速度。(通俗的说速度就是每时/每分/每秒走了多远?)速度的单位与之前学过的一些单位不同,由长度单位和时间单位组成。三、建立模型,抽象出路程、时间与速度间的关系师:速度如果如果没有直接给出,可以怎么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