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国有供销社企业改制扭亏为盈发展经历情况汇报.docx

格式:docx   大小:17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国有供销社企业改制扭亏为盈发展经历情况汇报.docx

上传人:bai1968104 2019/1/27 文件大小:1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国有供销社企业改制扭亏为盈发展经历情况汇报.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国有供销社企业改制扭亏为盈发展经历情况汇报在刚刚过去的年,全市供销社完成销售总额亿元,同比增长%,完成社办工业增加值600万元,同比增长%,实现经济效益1000多万元,实现利润240万元,完善创建村级综合服务站716个,新培育龙头企业2个,规范和创建专业合作社19个,商品生产基地18个,完善创建4万多平方米的市级农资商场4个。全系统企业改制工作和社直属企业改制全面结束,运转效果良好。拥有186个独立核算单位、在册职工13588人的市供销系统,由于改革滞后,体制不顺,包袱沉重,管理弱化,从年起,连续8年累计亏损超过3个亿,资产负债率达%,加上社员股金4820万元无力清退,市供销社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供销社不消灭亏损,亏损就会‘消灭’供销社”,年初,当全市供销系统面临生存危机的时候,上至领导干部,下至基层职工都有这样的共识。在“供销社何去何从”的大讨论中,社领导班子认识到:改革才是供销社惟一的出路。于是,一场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以“三转”(企业转变体制、职工转变身份、联社转变职能)为主要内容的改革改制工作全面铺开,市供销社按市政府的文件精神,对长期亏损、资不抵债、发展无路的企业,在妥善安置职工的基础上关闭解体;对有一定竞争力的企业,全部转变职工的身份,按市场需求重组发展,对优势骨干企业,通过股份合作制进行改造,扶强做大,并按市场需要,重点办好为农服务龙头企业。“我们付出得太多……”市供销社办公室主任曹广明回首一路走来的6年改革风雨之路,感慨良多。他说,改革初的市供销社所走的路坎坷泥泞:万余人要吃饭,每年仅发职工生活费都要近亿元,还有改制后职工养老金、医疗保险费的缴纳以及优惠政策的落实等。再加上沉重的债务包袱,真叫人喘不过气来。为了救活濒临“死亡”的供销社,领导干部勒紧腰带过日子,下基层包片自己掏腰包,顶住了来自企业和社会方方面面的压力,按“推进改革、全力服务、三年扭亏”的改革目标,依托供销社“点多、面广、区域好”的优势,对企业实施人员分流、资产重组、股份改制等一系列改革,从而使企业走上了轻装上阵的发展之路。改革历经阵痛、历经风雨,终于见彩虹。据了解,全社通过人员分流,由原来的万余人减少到现在的1000多人。在确保社有资产保值增值,兼顾职工利益的前提下,市茶果公司以净资产改制成功;原地区农资日杂公司在保留原公司基础上,按股份制企业要求成功组建;新组建的市供销储运有限责任公司、鑫合农产品有限公司运转正常。整体推进的面上改革各县也亮点纷呈:去年解决了全系统改制职工反映多年的下岗职工优惠证问题,为已转变身份的职工再就业创造了条件,赤水、桐梓、湄潭、凤冈等县(区、市)社,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千方百计筹资缴纳了改制前退休老同志的医保金和改制不足的养老金,一次性了结与长城公司的债务等等。遗留问题的成功解决,为企业发展扫除了障碍。年定位为企业的发展年,当时提出的目标是全面发展年。据了解,目前,仅市农资公司农资商品市场占有率就达全市的80%,如今市供销社不仅建立了全市化肥淡季储备制度,采取多种措施力保农业生产资料的供应。去年12月28日,位于市赖壳山地段占地面积近3000米的农贸综合市场正式开业投入使用,这个功能完善、管理规范、辐射周边的大型农资综合市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