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琵琶行3.doc

格式:doc   大小:553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琵琶行3.doc

上传人:szh187166 2019/1/27 文件大小:55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琵琶行3.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时间年月日第周星期第节课题琵琶行并序白居易第三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培养学生透过人物的行动、语言,理解人物思想感情的能力。过程与方法比较诗人和琵琶女的相似遭遇,品味主旨句“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具体内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领会诗人情操里体现出的人性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教学重点了解诗歌中所表现出来的诗人情怀,领会白居易诗歌的深远影响与意义。教学难点感受“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悲剧美。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手记(重点内容:学情分析、教法设计、学法指导、分类推进措施、学生可能行为预见及对策等)、四部分导入:音乐是表达感情的。《琵琶行》写音乐,意不在写音乐,而在写人。音乐是自己身世的倾诉。因此,琵琶女看似在弹奏音乐,实际上是在倾诉人生,她在慨叹自身的凄凉!这也引起了诗人的共鸣。从哪一句可以看出来?明确: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师:听了琵琶女高超演奏后,谁解青衫泪?诗人本已沉浸在音乐之中,琵琶女演奏后又说了些什么?这些述说对诗人有些什么影响?明确:这是琵琶女再一次用语言述说自己的遭遇,就是因为这个遭遇,激起了诗人的共鸣——读第四段,找出诗人的遭遇。提问:诗人在“枫叶荻花秋瑟瑟”的江边送客,于“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时,偶闻水面上传来的琵琶声,于是邂逅沦落异乡的琵琶女。诗人从其所弹乐曲中窥见其“幽愁暗恨”的内心世界,继而由琵琶女自诉身世,联想到自己的遭遇。诗人和琵琶女的身世有哪些相同呢?。琵琶女“自言本是京城女”,诗人“我从去年辞帝京”。。琵琶女是名扬京都的女艺人,“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昔日在京城可谓红得发紫;白居易则是才华横溢的大诗人,29岁进士及第,32岁以“拔萃”登科,后授翰林学士,草拟诏书,参与国家机密政事。“十年之间,三登科第,名入众耳”。。琵琶女命运转变的原因是自己年老色衰及别人重色轻才,非本人过错;白居易遭贬浔阳是因其合理主张被腐朽官吏视为越职论事,捏造罪名施以迫害,同样非己之过错。⊙学生集读第三段。⊙说明:此环节是教学本文的关键。在学生讨论前,教师应引导其对文本中的重点词句予以重视,以便更好地把握人物形象及人物关系。同时,也可引导学生在人物形象的对比中深化对诗歌主旨的理解。⊙“江州司马,青衫泪湿,同在天涯。作者与琵琶演奏者有平等心情。白诗高处在此,不在他处。”——毛泽东《读注释唐诗三百首》。身怀绝技妙艺的琵琶女终因色衰嫁给商人,独自“江口守空船”;诗人有兼济天下之志,却被贬到“黄芦苦竹绕宅生”的边远之地——浔阳。可见,诗人与琵琶女都有”天涯沦落“之恨,因此诗人唱出了自己的心声“同是天涯沦落人”!二人的命运有着太多的相似和无奈。琵琶女无意中拨动了诗人最敏感的情感心弦,诚如《唐守诗醇》所评“满腔迁谪之感,借商妇以发之,有同病相怜之意焉。”他将对琵琶女不幸遭遇的同情和自身无辜被贬的沦落之感融合为一,不能自持。第二章谁解青衫泪提问:“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时。”诗人白居易为何在一个素不相识的琵琶女面前泪洒青衫呢?你能明白诗人泪洒青衫的原因吗?[明确]诗人泪洒青衫,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①伤琵琶女:正如诗云:“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卿卿。”琵琶女愤激幽怨的曲调本引发诗人情感共鸣,在听了琵琶女的苦楚身世倾诉后,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