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观察分级管理及预防措施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的影响王文玉昆山市开发区预防保健所兵希社区卫牛服务中心江苏昆山215334【摘要】目的对应用分级管理预防性干预模式对患有高血压疾病的社区患者进行管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在我社区中心就诊的患有高血压疾病的社区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50例。采用常规高血压社区干预模式对对照组进行管理;采用分级管理预防性干预模式对观察组进行管理。结果观察组患者对高血压疾病社区治疗期间的干预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社区干预计划实施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应用分级管理预防性干预模式对患有高血压疾病的社区患者进行管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关键词】分级管理;预防性干预;高血压;社区【+5C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1276-7808(2015)-07-295-01高血压属于目前临床上最为常见的慢性疾病的一种类型,该病患者接受治疗的周期非常长,属于全社会公认的一种需要终牛接受治疗的顽固慢性疾病。目前对高血压疾病进行治疗的方法较多,药物控制和非药物指导是较为常见的两种。针对高血压严重程度的差异,近年来的研究显示实施分级管理和采取预防措施能够对血压水平进行更加理想的控制[1]。木次对患有高血压疾病的社区患者实施分级管理预防性干预的效果进行研究。现汇报如下。・2014年10月在我社区中心就诊的患有高血压疾病的社区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50例。对照组中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21例;患者年龄51-87岁,平均年龄(±)岁;高血压患病时间1・14年,平均患病时间(±)年;观察组中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22例;患者年龄50・85岁,平均年龄(±)岁;高血压患病吋间1・13年,平均患病时间(±)年。上述自然指标研究对象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可以进行比较分析。;采用分级管理预防性干预模式对观察组进行管理,主要措施包括:①一级管理模式:对于1级高血压疾病患者实施一级管理模式,这类型患者的一个普遍性特征是不存在其他的危险因素,所以在干预过程中所采取的管理措施可以适当的宽松一些。具体管理方案为每三个月对患者进行一次电话随访或门诊随访,家访,并对病情的变化情况进行监测。在此期间主要是采取一些合理的非药物治疗法和必要的健康教育。但如果患者在经过三个月的治疗后仍然没有明显的效果,那么则应该开始逐步转入到药物治疗。②二级管理模式:对于存在1至2个危险因素的1级和2级高血压疾病患者应该实施二级管理模式,这类型患者应该每两个月对其进行一次电话随访或门诊随访,家访,并对病情变化情况实施监测,在干预期间必须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并实施必要的健康教育。③三级管理模式:对于存在有3个或更多的危险因素的1级、2级和3级高血压疾病患者。这类患者应该每一个月进行一次电话随访或门诊随访,家访,对病情的变化情况进行监测,期间应该给予合理的药物治疗和干预指导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