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8
文档名称:

上海地铁设备管理研究.docx

格式:docx   大小:29KB   页数:2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上海地铁设备管理研究.docx

上传人:wu190701 2019/1/28 文件大小:2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上海地铁设备管理研究.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设备管理研究【摘要】设备不仅是企业固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企业技术装备水平的重要标志,是企业赖以正常生产经营和参与市场竞争的物质技术基础。设备管理应该包含两个方面:1、对于设备操作、维护、修理和相关人员的管理;2、对于设备本身的规划、制造、使用、维修等等各方面的管理。自从资本主义的工业化革命以来,设备管理经历了经验管理、科学管理、现代管理多个阶段。目前,随着设备本身的不断变化,计算机技术和诊断技术的飞速发展,设备管理有了许多新的手段。如计算机诊断技术、ERP技术。***在引进世界各国先进地铁设备的同时,考察学****国内外相关城市地铁设备管理的方法,依据自身实际逐步形成自身的设备管理模式,基本满足了目前***运营的需求。但是,由于人员、技术、体制等各方面的原因,***的设备管理与世界一流地铁运营企业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设备前期管理、备件管理、维修管理以及计算机应用等几个方面。由于存在这种差距,***运营的人工成本、物料消耗成本远远高于国外先进城市地铁运营企业。在上海轨道交通超常规发展的今天,为了适应新的环境,目前***运营管理人员正在探索适应***运营新发展、新设备的管理方法,建立新型的管理模式。本论文也是从分析***近十年来的设备管理入手,针对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并提出了一些改进的方法和对策。希望能在上海轨道交通运营的设备管理实践中起到一定的作用。第一章:《上海市城市交通白皮书》的颁布,上海市政府完整地提出了城市交通发展的目标、战略、任务和措施,并且规划将城市轨道交通作为公共交通体系的支柱来发展。即:在“十五”期间,建设200公里左右的轨道交通,形成以重要换乘枢纽为核心,联系中心城市重点地区的基本网络;到XX年,轨道交通成为公共客运的骨干;到XX年形成500公里左右,基本完成整个轨道交通网络,使轨道交通成为客运系统的主体。同时,《白皮书》对现有轨道交通线路的运营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加强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提高运行效率,提升运营服务水平,实现良好的投资效益。,城市轨道交通是我国城市有史以来最大的公益性交通基础设施,也是城市百年大计的建设运营项目。因此轨道交通项目一旦投入运营,就必须保持整个系统日以继夜的正常运营。而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营,必须要以设备安全运行为前提和保障。本文从***运营有限公司十多年的设备管理分析入手,与相关城市的地铁设备管理模式相对比,找出存在问题,通过科学管理的手段,提出建议和对策,来应对未来几年的超常规的设备运营管理。***的设备管理存在哪些问题和相关行业的先进水平比较存在哪些差距,并分析这些问题和差距存在的客观和主观上的原因。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提出改善的建议和措施,有一些建议和措施已经在实践中,还有待实践验证;有一些只是处于理论上的分析,作者希望能够在实际工作中得到应用,对***的设备管理工作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论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的设备管理:(1)设备管理组织结构(2)设备前期管理(3)维修体系管理(4)备件管理(5)计算机辅助管理以上面几个问题为中心,并从经济学等角度来分析一些问题,使问题解决办法尽可能的切合实际。由于***运营只经历了十年运营里程,所以本文研究范围为***运营设备的前期、中期管理。第二章:******设备简介由于轨道交通是一种大容量、运送速度较快的交通工具,其有关的设施、设备具有客流组织、客运服务、运营安全等功能。主要有以下几大部分组成:(1)车辆:一号线为德国AEG公司生产的直流车;二号线为德国Adtranz公司生产的交流车;三号线位法国ALSTOM公司生产的交流车28列。(2)供电系统:主要有主变、牵引、降压变电站、接触网及电力监控设备。(3)机电设备:主要有车站、区间、车辆段的各类低压配电设备、照明、FAS、BAS、自动电梯、自动扶梯、给排水系统、环控系统、售检票系统(4)通信设备:主要有传输系统、程控交换系统、无线系统、广播系统、图像监控系统、时钟系统、电源系统、线路设备组成。主要是为运营组织、指挥提供语音及图像信息以及电力监控系统、环控系统、防灾报警系统、自动售检票系统等信息的传输。(5)信号设备:信号系统是轨道交通线路上惟一的指挥列车运行系统,主要有列车自动驾驶系统、列车追踪运行保护系统、行车指挥系统系统组成。(6)工务设备:主要有轨道、道岔、道床等。总体而言,***设备具有自动化、连续化以及量大面广、种类繁多、专业性强等的特点。以上这些特点,加重了***设备管理的难度,对于***的管理人员和管理制度也是一种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