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关于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研究论文.doc

格式:doc   大小:42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关于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研究论文.doc

上传人:tswng35 2019/1/28 文件大小:4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关于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研究论文.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发展经济学》课程论文关于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研究摘要:从经济增长方式到经济发展方式,从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发展提法的转变是人们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认识的不断升华过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仅是经济行为的变革,更是一场思想认识的革命,思想不统一,转变发展方式只能是一句口号。从目前实际情况看,经济发展方式存在的问题还较多,与经济发展方式的目标差距较大,这与当前对转变发展方式认识上的差异有很大关系。因此,统一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认识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根本前提。关键字:经济发展方式粗放型集约型中国经济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一)科技转化率低以高速度、高投入、高消耗、低质量、低产出、低效益为主要特征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在宏观上重视实物量的平衡而忽视内在价值的平衡,过多地依靠资源与劳动投入,而忽视科学技术水平的价值创造。在传统经济增长方式下,企业追求产品数量的最大化而在技术创新主体中缺位,从而使得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缺少动力源泉。据有关方面统计,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只有15%左右,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只有29%,远低于发达国家60-80%的水平;高新技术企业的产值占社会总产值的比例仅为2%;我国每年有20000余项比较重大的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和5000多项专利,但其中最终转化为工业产品的成果不足5%,而欧美发达国家的转化率则高达45%。一方面是因为地方政府、企业集团领导者****惯于依靠密集的劳动与大量的能源物资投入、运用常规的技术生产常规的产品,维持正常的生产与经营,取得稳定的经济利益。另一方面是因为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下科技人才与经费的投入处于相对劣势,科技创造游离于经济主体之外,未能实现科技与经济的密切结合。(二)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情况严重从投资上看,长期的粗放经营重视外延扩张拼资源,忽视科技的内涵深化。一方面,生产经济活动中资源配置的方式不合理,落后的生产方式和简单而粗糙的劳动操作,致使过度耗用有限的环境资源,生产过程中过多有用资源未经充分利用,未能充分发挥效益而形成了发展的刚性约束。我国能源消费总量为30亿吨标准煤,%,居世界第2位。另一方面,快速的经济增长和传统的经济组织模式将会从根本上影响我国的环境与自然资源。部分地区的电子、信息技术、纺织、医药以及基础化学工业都是主要资源消耗行业与污染行业,其创造自身利益的同时严重污染自然环境。%,%。(三)单位产品成本相对较高就生产而言,传统的生产方式更多地重视生产的数量与速度而非质量与效益,以至于单位产品的生产要付出高昂代价。据中国社会科学院专家的计算,我国的平均社会成本比世界高25%,如果从经济增长所带来的GDP中扣除生态和环境赤字,扣除因挥霍浪费、重复建设而消耗的资金,真正能用于提高人民生活的有效GDP将大打折扣。世界银行综合自然资本、产出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计算出的人均财富,中国仅为6600美元,%,居世界192个国家的第161位。因此,只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切实地依靠科技水平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才能降低单位产品成本,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提升产业层次,优化经济结构,在保持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不断提高经济增长的效率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