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4
文档名称:

地面道路施工技术交底.doc

格式:doc   大小:1,114KB   页数:2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地面道路施工技术交底.doc

上传人:wz_198613 2019/1/29 文件大小:1.09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地面道路施工技术交底.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地面道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交底2015年3月3日施工技术交底记录交底内容:一、:陇海路主线K24+601~K25+360段路幅构成为:红线宽度=5m(人行道)+(非机动车道)+(绿化带)+(机动车道)+8m(中分带)+(机动车道)+(绿化带)+(非机动车道)+5m(人行道)。陇海路主线K25+360~K26+:红线宽度=5m(人行道)+(非机动车道)+(绿化带)+(机动车道)+8m(中分带)+(机动车道)+(绿化带)+(非机动车道)+5m(人行道)。G107主线路幅构成为:5m(人行道)+6m(非机动车道)+4m(侧分带)+16m(机动车道)+10m(中分带)+16m(机动车道)+4m(侧分带)+6m(非机动车道)+5m(人行道)。%,%(局部可根据道路沿街单位室内地坪调至2%),车行道及人行道均采用直线式路拱抛物线形式,车行道由中心线向两侧坡,人行道由两边向内侧坡。人行道上设30cm宽盲道,道边设一道行道树,行道树间距为6米。地面道路施工前要有各处测量队根据设计统一的路面沥青混凝土厚度及路面高程推算各结构层施工控制高程及加密横断面。,均匀压实,路基压实采用重型击实标准,土质路基压实度及路基填料最小强度(CBR)、-1要求。(cm)压实度(%)填料最小强度(CBR)(%)填料最大粒径(mm)填方路基上路床0~30≥968100下路床30~80≥965100上路堤80~150≥944150下路堤150以下≥933150零填及挖方路基0~30≥96810030~80≥945100路基应优先选用级配较好的砂砾土等作填料,强膨胀土、泥炭、淤泥、有机质土、冻土、易溶盐超过允许含量的土以及液限大于50%、塑性指数大于26的细粒土等不得直接作为路基填料。当采用细粒土做填料,填料CBR值不满足要求时,可采用掺石灰进行改良处理。本工程对路床顶面回弹模量不小于30MPa的老路路基进行利用,并对其扩宽以满足道路设计宽度要求;对路床顶面回弹模量小于30MPa的老路路基则需进行处理,处理后路床顶面回弹模量不小于30MPa。(1)地面机动车道、辅道及匝道采用沥青混凝土结构,总厚度70cm,自上而下依次为:4cm厚细粒式SBS改性沥青混凝土(AC-13C)+5cm厚中粒式SBS改性沥青混凝土(AC-16C)+7cm厚粗粒式沥青混凝土(AC-25C)+18cm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12:)+18cm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12:)+18cm水泥石灰稳定土(4:12:84)(设计变更,配合比暂定)。(2)非机动车道采用沥青混凝土结构,总厚度47cm,自上而下依次为:4cm厚细粒式SBS改性沥青混凝土(AC-13C)+5cm厚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16C)+20cm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12:)+18cm水泥石灰稳定土(4:12:84)(设计变更,配合比暂定)。(3)~55cm,自上而下依次为:4cm厚细粒式SBS改性沥青混凝土(AC-13C)+5cm厚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16C)+~46cm厚C40防水混凝土、C35混凝土(4)人行道结构总厚度27cm,自上而下分别为:6cm厚混凝土透水砖+3cm中粗砂调平层+18cm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12:)(5)路面各层顶面竣工验收弯沉值二、,集中技术人员进行图纸审核,将图纸中不明或表达不清的地方汇总到项目部工程管理部,必须做到吃透图纸、完全领会设计意图。,水准点及控制桩的核对和增设。在测量放线前一定要对所使用的仪器进行检测。看仪器是否损坏,精度是否达到要求,是否进行了年检,是否建立了测量仪器管理台账等,待一切检验合格后才可进行实际的施工测量。,做好测量仪器的检定工作及有关原材料的检验。土的试验项目包括:天然含水量、液限、塑限、标准击实试验、CBR试验,必要时做颗粒分析、比重、有机物质含量、易溶盐物质含量、冻胀和膨胀量试验。水泥石灰土、水泥粉煤灰碎石以及特殊处理材料(石灰土、水泥土等)等原材料检测,配合比设计等工作。(1)做好沿线地下管线的探测和防护工作,以防对道路工程进度造成不必要的影响。(2)协调好与其他管线施工单位交叉作业工作,避免因施工工序错误而造成工期浪费。三、主要施工工艺及方法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