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谈高中地理命题的原则高中地理教学中,进行单元、期中、期末以及高三的阶段考试题和模拟试题的命题是必不可少的,也是作为一名成熟和合格的高中教师必备的素质。在命题中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以教学大纲和高考考纲作为命题的最基本依据:命题时首先要明确教学大纲对教学的要求,这样在试题中对需要学生掌握的记忆、领会、运用等各部分内容做到合理分配。把握“双基”和重难点的分布密度,也要针对高考考纲和素质教育纲要的要求,分配适当的热点知识和具有趣味性的实践内容,来丰富试题的内涵。二、以学生的心理和智能水平作为命题的基本尺度高中生还处于身体和生理及心理成长阶段,对学习有很大的心理反应的影响。在命题中要充分考虑学生智能的水平,面向全体学生,做到难以适度,反观考试结果也能反映一名教师对学生的熟悉和掌握了解的情况。一名成熟的高中教师,在命题后就可以向学生公布应达到的标准。考试的目的不是要考住学生,难住学生,也就是不出偏题怪题。考试是对一段时间教学的反馈,也应当是促进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动力。一名合格的高中地理教师,就应该把考试这一学生谈虎色变的事情,变成学生喜欢的游戏。在考试中学习,在学习中进步,在考试中提高,在考试中加强师生情感交流,师生共同进步。三、合理安排考试题目的难易度比例是命题的基本标准考试的难度要求一般以中档题为主,中档题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的探究性,由于不是太难,学生通过分析就能得出正确的答案。中档题目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最佳题型,但学生的发展差异性很大,特别是我国的中学普遍存在班型大,学生多的特点。要照顾到一些探究地理程度较高的同学进一步提高,使当出一些难度较大的题目也是非常必要的。各种题目的比例以3:6:1或2:6:2分配试题的易中难题比例为最佳。四、题量多少和时间合理安排是命题量化的标准考试时间根据考试的类型而不同,单元测试一般要求当堂课完成,时间以40—45分钟为最佳设计,80—90分钟的试题占用时间过长,学生的积极性减弱,往往会效果较差。期中期末考试题多数是学校安排时间,多数学校安排90—100分钟。有一些高考不靠地理的地区学校或只靠大综合等形式的学校,考试时间为60分钟。高三模拟试题的设计时间要同高考接轨,一般是120分钟。五、试题结构的巧妙设计时反映学生对各方面知识程度的标准考察学生对概念定义的掌握和记忆程度,一般用填空题的形式,能够让学生对概念准确掌握。考察领会、理解、运用的内容,一般以选择题的形式为佳,锻炼学生的分析、判断、归纳、思维能力。扩展性较强,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践中的问题和跨学科的内容,一般用综合题的形式,可考察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创新运用能力和综合探究能力。每一次考试都是对教师教学的反馈,是对一段实践教学成绩的反映。也是对学生学习能力和教师教学能力的验证。考试题目科学合理才能达到返回的目的。当然对高三学生来说,高考只最好的验证,因此,每次考试后,都要进行一次科学地总结,横向的作不同教师所教班级之间、学校之间对比,最后与高考成绩对比,在考试地总结中,不断推动和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地理开放性试题命题的原则和方法随着国家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初、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相继颁布和完善,其已成为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学生学习、中考、高考命题的重要依据。在近些年的高考试题,尤其是实行新课程改革先行的几个省区的高考试题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并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行,开放式试题在高考中的所占的比重将会进一步扩大。湖南省2010届高三是湖南实行高中新课改的第一届高考,高考命题的依据是高中新课程标准,高中地理高考试题的命题方向将是在新老教材平稳过渡的基础上体现新课程的理念,既要体现湖湘区域文化的特色,又要融入新课程理念,反映学生的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合作理念和创新意识,进而考查学生作为现代公民应具有的地理素养。而高考试题本身的探究性和开放性,就是反映了新课程改革的最新动态和基本理念。因此,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注重开放式教学,尤其是开放性试题的命制和训练是2010届高三地理教学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一、:立足课本基础知识,最重要、最基础、最具有学科特点;注重主干知识命题,重点考查学生地理基本规律和基本原理的运用。: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系统地理和区域地理、政史地等综合;注重知识的综合性、扩展性、应用性,重点考查学生知识迁移、重组和能力的突破。:凸现社会现实问题、热点问题;试题取材于现实生产、生活,重视知识的实用性,注重知识的真实性和模拟现实,考查学生理解和运用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使地理原理与人类生产、生活实践相结合。:试题多角度、多层次、多侧面、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酌情加分;: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全新习题、闻所未闻、见所未见,但绝不能偏、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