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三、现代化油器
由于简单化油器满足不了各种工况下发动机对混合气的要求,为此现代化油器在简单化油器的基础上增加一系列自动调配混合气成分的装置。
主供油系统
怠速系统
加浓系统
加速系统
起动系统
目的:在发动机从小负荷到大负荷之间,使φa随节气门开大而增大,混合气由浓变稀。
原理:降低主量孔处真空度
(通气管)
不工作时,通气管内油面与主喷管、浮子室油面是等高的。
节气门开度较大时,由于主量孔比主喷管的流通截面小,汽油来不及从浮子室向主喷管补充,通气管内的油面很快降低直到被吸净为止。这时,空气通过空气量孔流入通气管,并与主量孔出来的汽油一道从主喷口喷出,并在喷出前与汽油形成气泡。
浮子系统
决定主量孔汽油流量的压力差
由于:
ph<pk<po
简单化油器
△ph = po - ph
所以:
△pk < △ph
现代化油器:
△pk = (po +ρg H)- pk
= po - pk
目的:~,维持稳定的最低转速600~800r/min。
结构:增设了怠速油道,怠速量孔,怠速空气量孔,怠速喷孔,过渡喷孔,怠速调整螺钉等装置。
原理:怠速时,发动机转速低,节气门开度很小,喉管处空气流速很低,真空度很小,不能吸出汽油,但节气门后面的真空度却很大,因此,怠速喷孔设在节气门的后面。汽油经怠速量孔经油道上升,同来自空气量孔以及过渡喷孔的空气混合成泡沫乳剂从怠速喷孔喷出,并受到节气门边缘气流的吹散。
当发动机由中等负荷转入大负荷或全负荷工作时,通过加浓系统额外地供给部分燃油,使混合气由经济混合气加浓到功率混合气,以保证发动机发出最大功率,满足理想化油器特性在大负荷段的加浓要求。加浓系统按其控制方法的不同分为机械式和真空式两种。
真空式加浓系统
机械式加浓系统
结构:浮子室内装有加浓量孔和加浓阀,加浓量孔与主量孔并联,加浓阀上方有推杆与拉杆固连为一体,拉杆又通过摇臂与节气门轴相连。
原理:当节气门开启时,摇臂转动,带动拉杆和推杆一同向下移动,只是在节气门开度达到80~85% 时,推杆才开始顶开加浓阀,于是汽油便从浮子室经加浓阀和加浓量孔流入主喷管,与主量孔来的汽油汇合,一起由主喷管喷出。使混合气加浓。
结构:推杆与位于空气缸中的活塞连接,在推杆上装有弹簧,空气缸的下方借空气通道与喉管前面的空间连通,空气缸的上方有空气通道通到节气门后面。
原理:节气门的开度不大时,活塞在真空度作用下压缩弹簧处于最上面的位置,真空式加浓装置不起作用。在大负荷或全负荷时,节气门开度很大或接近全开,节气门后面的真空度减小,当它小于弹簧的张力时,活塞推杆就在弹簧的作用下下移,推开加浓阀,汽油便经加浓量孔流入主喷管,与主量孔来的汽油汇合,一起由主喷管喷出,起加浓作用。
简单化油器在节气门突然开大时,因惯性作用短时间内气缸中混合气会变得过稀,不但不能加速,反而还可能灭火。加速装置的作用就是在节气门突然开大时,及时加浓混合气。
在浮子室内设一加速泵,泵缸内的活塞通过活塞杆及弹簧、连接板、拉杆、摇臂相连,泵腔与浮子室之间装有进油阀,与加速量孔之间装有出油阀。进油阀不加速时,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保持开启,而出油阀则靠重力经常保持关闭,只有在加速时方能开启。
当节气门开度减小时,摇臂逆时针回转,带动拉杆、连接板、活塞杆及活塞向上移动,泵腔内产生真空度,汽油便自浮子室经进油阀充入泵腔。
当节气门缓慢开大时,泵腔内形成的油压不大,进油阀处于开启状态,汽油通过进油阀又流回浮子室,加速装置并不起作用。
当节气门迅速开大时,活塞快速下使泵腔油压迅速增大,进油阀关闭,泵腔内所贮存的汽油顶开出油阀,从加速量孔喷入喉管内,加浓混合气。
加速泵活塞与连接板之间用弹簧连接,固装在节气门轴上的摇臂通过拉杆、连接板压迫弹簧,使弹簧推动活塞下移,一是延缓喷油时间,二是防损坏机件。
发动机转速升高后,加速喷管处真空度较高,可能将出油阀吸开而使加速装置不适时地喷油。为解决这一问题,可以使加速油道经通气道与浮子室相通,使油道中真空度降低。并构成平衡式浮子室,防止空气滤清器阻力增大,混合气自动变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