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5
文档名称:

慢性前列腺炎分类、病因学研究及治疗进展.docx

格式:docx   大小:24KB   页数:1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慢性前列腺炎分类、病因学研究及治疗进展.docx

上传人:bb21547 2019/1/30 文件大小:2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慢性前列腺炎分类、病因学研究及治疗进展.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慢性前列腺炎分类、病因学研究及治疗进展作者:丁国雄,杨善雨,李华明,杨卉林,卢仕国【关键词】慢性前列腺炎分类病因学研究治疗进展慢性前列腺炎是好发于男性青壮年的常见病,在泌尿外科门诊中CP患者约占25%,男性一生中曾经出现过CP症状者约占50%[1]。CP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其程度与心梗、不稳定心绞痛或活动性克隆氏病相当[2]。由于其病因、病理改变和临床症状复杂多样,在前列腺疾病中,CP的处理是最棘手的[3]。无论是医师还是患者均对其治疗效果不满意[4]。近年来,CP的基础与临床研究众多,且有了进一步认识。现对其分类、病因学研究和治疗进展综述如下。1慢性前列腺炎分类方法的沿革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产生为绝大多数学者所完全接受的针对前列腺炎的分类方法,给CP的认识带来诸多不利,研究者们期待着有重大突破的分类方法问世。慢性前列腺炎的三分类法将CP分为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和前列腺痛三种类型。这是临床上大多采用1978年Drach等[3]以Meares-Stamey的“四杯法”为基础的传统分类方法。这一分类方法尽管已经沿用多年,但有一定的缺陷,主要是不够精确而影响了对该病的诊断、治疗和疗效评估。许多医师认为一些前列腺炎患者的临床症状与前列腺根本没有任何关系,尤其是对于前列腺痛的诊断。慢性前列腺炎综合征这一概念将CP定义为可能在前列腺中或在邻近器官和结构包括骨盆底出现的综合症状。包含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前列腺痛以及多种非前列腺而又与前列腺异常相关临床表现的一组疾病。CPS概念的出现,拓宽了该病的研究范围,使许多学者重新考虑对前列腺炎的认识。NIH的分类方法1998年美国国立健康研究所在过去分类的基础上根据前列腺液、按摩后初段尿和精液的WBC计数及细菌培养的结果,对前列腺炎进行了重新分类[5],即:Ⅰ型: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Ⅱ型: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Ⅲ型: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Ⅲ型又依据患者的精液、前列腺液或前列腺按摩后尿液标本是否存在有诊断意义的白细胞进一步分为Ⅲa和Ⅲb两型。Ⅳ型:无症状的炎症性前列腺炎。临床无任何症状、体征,只在前列腺组织活检、精液、前列腺液或前列腺按摩后尿液标本中偶然发现存在炎症反应的证据。然而,这个最新的前列腺炎分类系统虽然在病原学、病理发生学和治疗方法上有了重大突破,但缺乏可供诊断的前列腺液内白细胞数目的明确界定,并未能将盆底和下尿路作为一个功能整体进行考虑,因而在前列腺炎诊断、分类及判定疗效等问题上依然存在明显缺陷[6]。慢性前列腺炎病因学研究慢性前列腺炎至今病因、发病机制不明[7]。目前的研究多集中于病原体感染、前列腺内尿液反流、自身免疫、神经肌肉功能障碍、下尿路上皮功能障碍等方面[8,9]。.1病原体感染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仅占前列腺炎的5%[4]。其最典型的临床特征为同一病原体引起的反复尿路感染和抗生素治疗后,前列腺液依然有病原菌的持续存在[10]。通常是细菌经尿道逆行侵犯前列腺所致,偶因血行感染或急性前列腺炎转化而来,亦可继发于邻近脏器炎症通过直接或淋巴播散等途径感染前列腺。最重要的途径是有菌尿液经前列腺导管反流进入前列腺致病[11]。以往认为引起CBP的细菌主要是革兰阴性菌,如大肠杆菌、变型杆菌、绿脓杆菌、克雷伯菌等,但近年来研究[12]发现革兰阳性菌占有更高的比例,如金黄色葡萄球菌、类链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等且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主。有关革兰阳性菌是否真正引起CP有待进一步研究。然而随着淋菌性尿道炎的增多,淋菌性前列腺炎的发病率逐渐增高,已成为不容忽视的病原菌。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约占前列腺炎的64%,其病因目前仍不清楚。20世纪50年代,发现了无细菌感染的前列腺炎,从而扩大了人们对CP病原体的进一步认识。20世纪90年代以来,衣原体和支原体性前列腺炎的患病率和检出率逐年提高。Badalyan等[13]对根据NIH前列腺炎症状指数及“四杯法”评定为Ⅲ型CP的165例患者用PCR法对衣原体和支原体感染情况进行检测,发现有69例患者能检测到至少一种病原体。但刘聘等[14]采用Nickle提出的按摩前后试验方法,对慢性前列腺炎病原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细菌和支原体、衣原体可能不是慢性前列腺炎的病原体,而是一种移生或伴生现象。CP病原体谱的变化,可能与性传播疾病的增加及抗生素的广泛滥用有关。慢性复合感染型前列腺炎。CP的病原体大多是单一的微生物,但也存在复合感染的现象。邵强等[15]在应用细菌学和PCR法检测了尸体前列腺组织中各病原体,首次发现了前列腺组织内存在复合病原体感染。复合感染形式多样,可以是细菌、病毒、衣原体、支原体等的任意组合。.2前列腺内尿液反流Sutor等[16]发现CP患者常合并有前列腺结石,对后者进行分析发现前列腺结石由尿液成分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