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目录绪论 8第二章ARM技术 10第三章ARM3000开发板 25第四章基于ARM3000开发板实验 34第五章实验过程中常见的报错及其原因 ,不能正常显示 39结束语 40参考文献 41附录 41绪论通过这次设计,让我更进一步的了解了嵌入式系统。嵌入式系统是以应用为中心,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并且软硬件可裁剪,适用于应用系统对功能、可靠性、成本、体积、功耗有严格要求的专用计算机系统。它一般由嵌入式微处理器、外围硬件设备、嵌入式操作系统以及用户的应用程序等四个部分组成,用于实现对其他设备的控制、监视或管理等功能。嵌入式系统一般指非PC系统,它包括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硬件包括处理器/微处理器、存储器及外设器件和I/O端口、图形控制器等。软件部分包括操作系统软件(OS)(要求实时和多任务操作)和应用程序编程。有时设计人员把这两种软件组合在一起。应用程序控制着系统的运作和行为;而操作系统控制着应用程序编程与硬件的交互作用。嵌入式系统是以微处理器为核心,嵌入到其它设备中的专用计算机系统,是完成复杂功能的硬件和软件,并使其紧密耦合的计算机系统。嵌入式系统的应用日益广泛,可以说无所不在、无处不在,嵌入式系统的快速发展也极大地丰富延伸了嵌入式系统的概念。本章介绍嵌入式系统开发的基础知识,从嵌入式发展史及其现状、嵌入式系统的基本特点、嵌入式处理器等方面进行介绍。通过嵌入式实验系统的研究,掌握其工作原理及其系统设计方法,而且让我了解到嵌入式系统既不等于单片机系统也不等于PC机。通过做基于ARM3000开发平台上的实验。,了解学会了ARM仿真器的使用和使用ADS编译、下载、调试并跟踪一段已有的程序,了解嵌入式开发的基本思想和过程。熟悉了ARM3000开发板的S3C44BOX芯片。解决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画出嵌入式实验系统的温度采集电路原理图,通过软硬件联调,(1)始于微型机时代的嵌入式应用电子数字计算机诞生于1946年,在其后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计算机始终是供养在特殊的机房中,实现数值计算的大型昂贵设备。直到20世纪70年代,微处理器的出现,计算机才出现了历史性的变化。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的微型计算机以其小型、价廉、高可靠性特点,迅速走出机房;基于高速数值解算能力的微型机,表现出的智能化水平引起了控制专业人士的兴趣,要求将微型机嵌入到一个对象体系中,实现对象体系的智能化控制。例如,将微型计算机经电气加固、机械加固,并配置各种外围接口电路,安装到大型舰船中构成自动驾驶仪或轮机状态监测系统。这样一来,计算机便失去了原来的形态与通用的计算机功能。为了区别于原有的通用计算机系统,把嵌入到对象体系中,实现对象体系智能化控制的计算机,称作嵌入式计算机系统。因此,嵌入式系统诞生于微型机时代,嵌入式系统的嵌入性本质是将一个计算机嵌入到一个对象体系中去,这些是理解嵌入式系统的基本出发点。(2)现代计算机技术的两大分支由于嵌入式计算机系统要嵌入到对象体系中,实现的是对象的智能化控制,因此,它有着与通用计算机系统完全不同的技术要求与技术发展方向。通用计算机系统的技术要求是高速、海量的数值计算;技术发展方向是总线速度的无限提升,存储容量的无限扩大。而嵌入式计算机系统的技术要求则是对象的智能化控制能力;技术发展方向是与对象系统密切相关的嵌入性能、控制能力与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