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战争中的大众传播.doc

格式:doc   大小:31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战争中的大众传播.doc

上传人:n22x33 2019/1/30 文件大小:3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战争中的大众传播.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战争传播,从其定义分析,就是战争状态下的信息流动及体系。在传播中各方面的需求是不同的,政府、媒体和受众往往会出现不同的信息需求,于是,不同的需求导致了不同的信息,这就使得战争传播本身成为一个复杂的体系,它在战争中会因国家、民族、价值观等等因素的影响对战争发挥出各异的功能和特点。这种体系同时包含了以下几个要点:第一,战争本身直接所需的信息流动,即政府与政府、政府与军队、军队之间等与战争直接相关的各方对战争的把握与控制,这是需要信息流通的。从这中间衍生出了战争的一种新形态——信息战。第二,随着人类进入大众传媒空前发达的时代,战争已经演变成为以总体战为特征的现代战争。当报纸和传单、广播等传媒工具在“一战”开始被广泛应用之后,战争传播的宣传作用便成为对战争影响巨大的主要因素之一。第三,战争传播能成为沟通国家、民族、政治集团等之间的桥梁,向国际上传播有关国际关系的信息,将一国政府关于外交政策、军事斗争战略等问题的立场传达给有关国家和整个国际社会,使国际社会主体能够了解、认知本国的政策和斗争行为,从而达到沟通与信任。因此,有“媒体外交”一说,此为战争传播的外交形态。战争与传播属于两种不同的行为体系,前者是政治的一种极端行为,后者则是信息流动的一种体系。战争传播强调的是战争状态下的传播活动,战争限定了特定的时间与空间,而传播则发生在这特定的时间与空间中,与直接的战争行为相并列。在这里,无论战争传播表现为上面体系的哪一种形态,它的特殊性都主要体现在其工具性上,是战争中的一种软力量。战争传播的媒介任何传播活动都是通过媒介来进行的,离开了媒介,传播就是一句空话。第一代传播形态的标志是印刷媒介,第二代传播形态的标志是广播媒介,第三代传播形态的标志是电视媒介,第四代传播形态的标志是网络媒介。从这四个阶段的发展情况看,现代战争与大众传播的关系越来越紧密了。第一阶段,传媒的受众属于局部性,它成为现代战争的辅助战场;在第二阶段,传媒的受众呈现地区性,成了现代战争的次要战场;在第三阶段,特别是第四阶段中,传媒受众已表现出了世界性、全球性,已经成为现代战争中一个时刻不可缺少的重要战场。与生产工具、主战武器有所不同,迄今为止,人类社会的四代传播工具一直在并用,并非出现一代淘汰一代。总的来说,是传播技术越来越先进了,传播方式越来越多样了,传播速度越来越快捷了。在常规战争中,从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看,军事战场作用无疑比传播媒体更巨大、更重要、更直接。在核武器威慑的高技术战争条件下,这种情况却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大众传媒的地位和作用比过去明显突出了。舆论争夺比战场上争夺更经常、更广泛、更复杂。不同的媒介由于其不同的特点与战争表现出了不同的互动作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传播手段及战后的理论总结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有史以来的第一次世界规模的战争。同盟国(德国、奥匈帝国等)与协约国(英国、法国、俄国、美国等)在战场上展开厮杀的同时,在另一领域也展开了较量,这就是战争传播的高级形式——“宣传战”。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刚刚爆发的时候,交战国中的任何一方都没有能够准确的估计到传单、报纸、广播和其他宣传工具对战争进程会起到的重大影响。当时英国的著名宣传专家就曾这样写道:“在战争最初的18个月期间,宣传曾经被忽略……官方认为它是一种不重要的、次要的因素。当宣传作为一种威力可敌几个军旅的武器其意义被广泛认识后,便普遍地深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