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我国证券市场“富效应”分析.doc

格式:doc   大小:29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我国证券市场“富效应”分析.doc

上传人:lidaojuna2 2019/1/30 文件大小:2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我国证券市场“富效应”分析.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我国证券市场“财富效应”分析本文通过对我国“财富效应”的传导机制及主要制约因素的分析,指出目前我国证券市场的“财富效应”还不太明显。因此,为了充分发挥证券市场的“财富效应”,使之发挥在内需强约束情况下,对增长的促进作用,政府应该在有关方面作出适当的安排。[关键词]证券市场;财富效应;经济增长[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097(2000)02—0012—02 “财富效应”是指资产价格的上升使资产所有者财富增加,并导致消费支出增长的现象。能够带来“财富效应”的既可以是证券资产,也可以是实物资产,本文主要研究证券资产价格上升带来的“财富效应”。从国外的经验看,股市上涨造成的财富效应能够有效扩大消费需求,推动经济增长。传统经济理论认为,股票市场是一个赌场,是“零和博弈”,有输必有赢,财富总量不变。果真如此,股票市场就不会为所有股票持有者带来财富增加,只能是既有财富在各者之间的重新分配。这种财富重新分配能否产生正财富效应取决于财富增加者的消费倾向。这里的问题是股票市场上会不会出现大部分乃至所有投资者都赚钱,即财富总量增加的情形?回答是肯定的。从短期来看,如果股市的繁荣发展不能持续,则其财富效应是有限的,因为财富总量增加或者结构调整,即使存在,也仅仅是暂时的,它会很快被随后而来的股市萧条引致的财富减少所抵销。但是,如果股市繁荣能够持续,即从长期来看,财富总量肯定会随之而增加。1929年以前的美国股市、80年代的日本股市以及目前的美国股市持续了多年的繁荣,具有的财富效应,均证明了这一点。我国股市也带来一定的财富效应,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这种效应在当前条件下还比较有限。一、证券市场财富效应的传导机制分析证券市场主要通过以下途径影响居民的消费支出: 1、通过影响居民实际收入来扩大消费。在一个不太长的时期内,居民的消费倾向是个定量,消费中最具决定性的因素是可支配收入。证券市场的价格上扬使证券投资者获得资本利得,而资本利得虽然不计入国民经济资产中的居民收入这一指标,但它事实上构成了居民的可支配收入的一部分,对居民消费发生影响。 2、通过影响居民收入预期来扩大消费。居民收入预期的变化将改变既有的消费倾向。即使在可支配收入不变的情况下,收入预期的看好也会促使居民扩大消费支出。证券市场被认为是经济长期发展状况的晴雨表,持续的“牛市”状态配合良好的宏观经济形势必然增强居民、企业的信心,扩大投资和消费的支出,从而促进经济的进一步增长,并形成宏观经济和证券市场的良性互动效应。居民的收入预期(包括固定收入和资本利得)也因此得以提高。 3、通过改变企业的经营状况来影响消费支出。这一点在我国尤为重要。我国居民目前消费增长乏力的深层原因在于企业效益不佳,导致居民实际收入和预期收入两方面的停滞甚至下降,而消费支出总量的停滞不前,反过来又导致企业产品销售困难、投资意愿明显不足,企业效益难以提高。于是形成了“供给学派”所阐述的供给恶化导致需求萎缩的恶性循环。可见,若只从需求方面着手,内需不足的状况就难有根本起色,因为经济增长归根到底要靠企业效益的提高,而股票市场发展能给企业带来两方面的好处是明显的:一是适当加速企业上市进程,扩大企业渠道,降低企业融资。同时促进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从整体上提高企业的经营绩效;二是有助于企业通过制度创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突破体制约束瓶颈,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