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4
文档名称:

环境质量的生物监测与评价.ppt

格式:ppt   大小:331KB   页数:4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环境质量的生物监测与评价.ppt

上传人:suijiazhuang2 2019/1/30 文件大小:33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环境质量的生物监测与评价.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环境质量的生物监测与评价第一节生物监测一、概念是利用生物个体、种群或群落对环境污染或变化所产生的反应阐明环境污染状况,从生物学角度为环境质量的监测和评价提供依据。二、生物监测的特点优点缺点三、监测生物的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⒈选择对人为胁迫敏感并具有特异性反应的生物⒉选择遗传稳定,对人为胁迫反应个体差异小,发育正常的健康生物⒊选择易于繁殖和管理的常见生物⒋尽量选择既有监测功能又兼有其他功能的生物第二节生物监测与评价一、大气污染生物监测与评价大气污染生物监测是指利用生物对大气污染物的反应,监测有害气体的成分和含量,以了解大气的环境质量状况。(一)大气污染的植物监测方法⒈指示植物对大气污染反应灵敏,用来监测和评价大气污染状况的生物称为大气污染指示生物,以植物研究较多。大气污染指示植物应具备何种条件?(一)大气污染的植物监测方法⑴常用大气污染指示植物SO2:地衣、苔藓、紫花苜蓿、荞麦、枫杨等HF:唐菖蒲、郁金香、玉簪、紫荆等O3:烟草、洋葱、萝卜、女贞、牡丹等PAN:矮牵牛、早熟禾、番茄、芥菜等C2H4:芝麻、番茄、棉花等Cl2:芝麻、荞麦、向日葵、万寿菊、大白菜、桃树NO2:悬铃木、向日葵、番茄、秋海棠(一)大气污染的植物监测方法⑵指示植物的选择方法通过现场比较评比法、栽培比较试验法、人工熏气法等方法,选出敏感植物⑶常见有害气体对植物伤害的典型症状SO2、HF、Cl2、NO2、O3、PAN、C2H4、酸雾SO2SO2:症状主要出现在叶脉间,呈现大小不等的、无一定分布规律的点、块状伤斑,与正常组织之间界线明显,也有少数伤斑分布在叶片边缘,或全叶褪绿黄化,伤斑颜色多为土黄或红棕色,幼叶不易受害。HFHF:伤斑多分布在叶尖和叶缘,与正常组织之间有一明显的暗红色界线,幼叶易受害。O3O3:大多为叶面散布细密点状斑,呈棕色或黄褐色,少数为脉间块斑常见有害气体对植物伤害的典型症状Cl2:大多为脉间点块状伤斑,与正常组织之间界线模糊,或有过渡带,:大多为叶脉间不规则伤斑,呈白色、黄褐色或棕色,有时出现点状斑。PAN:叶片背面变为银白色、棕色、古铜色或玻璃状,不呈点、块状伤斑,有时在叶片的先端、中部或基部出现坏死带酸雾(硫酸、盐酸、硝酸等):叶上出现细密、近圆形坏死斑C2H4:叶片发生不正常的偏上生长(叶片下垂),或失绿黄化,并常常发生落叶、落花、落果以及结实不正常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