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经典雷达资料-第15章节 动目标显示(mti)雷达-3.doc

格式:doc   大小:388KB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经典雷达资料-第15章节 动目标显示(mti)雷达-3.doc

上传人:1723063821 2019/1/31 文件大小:38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经典雷达资料-第15章节 动目标显示(mti)雷达-3.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这些曲线是在假设天线的方向图只取(sinU)/U第一对零点之间的曲线情况下计算出的。(说明反馈对三路延迟对消器影响是一条曲线而不是直线,这是因为在3个零点中,已有两个零点不在原点上,并且根据波束宽度内有14个脉冲的实际情况,它们已沿单位圆移动了最佳量。因此,当波束宽度内有40个脉冲时,这两个零点由于离原点太远而不起太大的作用)。从理论上讲,采用数字滤波器来合成各种形状的速度响应曲线是可能的[16]。对Z平面上的每对零点和每对极点而言,都需要两个延迟线,用前馈路径控制零点位置,而用反馈路径控制极点位置。速度响应曲线的形状可以仅用前馈而不用反馈来实现。不采用反馈的主要优点是对消器具有很好的瞬态响应,这是相控阵或系统存在脉冲噪声干扰时的一项重要的考虑因素。如果相控阵雷达使用反馈对消器,则在对消器的瞬态振铃还未下降到容许的电平之前,波束就已经改变了位置,因而许多脉冲不得不落在波束以外。人们已提出一种预置技术来缓解这种现象[20],但仅仅部分地降低瞬态稳定时间。若只使用前馈,则在波束移动后仅有3个或4个脉冲被去掉。采用前馈控制速度响应曲线的形状的缺点是,对每个用于形成速度响应的零点都需附加一个延迟线。此外,若采用零点来形成速度响应,则曲线就会导致改善因子引入一个固有的损耗。这个损失可能很重要也可能不重要,需根据杂波谱展宽的程度和对消所需零点数来确定。。图中同时还画出了五脉冲前馈对消器和三脉冲反馈对消器的速度响应曲线。在给出的对消器中,无论杂波谱扩展程度为多少,三脉冲反馈对消器的改善因子潜力均比四脉冲前馈对消器大约好4dB。,由计算机计算出来的。五脉冲对消器被Zverev称为线性相位[21]MTI滤波器[22]。4个零点分别位于Z平面实轴的+1,+1,--。许多关于滤波器综合的文献都描述过这种线性相位的滤波器,但对MTI应用而言,线性相位并不重要。,若采用非线性相位滤波器只需要极少的脉冲就可以得到几乎和线性相位滤波器相同的响应曲线。由于在波束照射目标期间可利用的脉冲数是固定的,一个也不能浪费,所以人们应当选用那些只使用极少脉冲数的非线性相位滤波器。(见正文五脉冲对消器的参数),MTD采用的波形包括相同PRF和相同射频频率的N个脉冲的相参处理间隔(CPI)。从一个CPI到下一个CPI的脉冲重复频率和射频频率有可能是变化的。在这一约束条件下,只有选用有限冲激响应(FIR)滤波器的方法才是设计滤波器组惟一可行的设计方法(无论是PRF还是射频频率改变,反馈滤波器需要许多脉冲回波才能达到稳定,这显然是不实际的)。在监视雷达波束照射目标期间,可利用的脉冲数是由诸如波束宽度、PRF、需扫描的空域和所要求的数据更新率等系统参数和系统要求决定的。一旦约定了照射到目标的脉冲数,设计师就必须决定在此期间须有多少个CPI和每个CPI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