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绿色建筑论文“绿色建筑”理念的人文拓展———兼谈中....doc

格式:doc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绿色建筑论文“绿色建筑”理念的人文拓展———兼谈中....doc

上传人:1006108867 2013/9/7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绿色建筑论文“绿色建筑”理念的人文拓展———兼谈中....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绿色建筑论文:“绿色建筑”理念的人文拓展———兼谈中东铁路沿线历史建筑的文化生态学特质
摘要:绿色建筑的健康特征体现在物质和文化两方面,但在相关的学术研究中存在关注物质技术、忽视文化品质的现象。论文集中针对后一层面的内容展开论述,选取中东铁路沿线历史建筑作为研究载体,探讨建筑与自身功能、地域环境及社会、时代背景的关系,并进行气质、品味、伦理等人文属性的绿色评判演示,补足与拓展对绿色建筑概念的理解,并为文化线路保护提供参照。
关键词:绿色建筑;健康;中东铁路沿线历史建筑;文化生态学特质
绿色建筑理论是全球生态意识觉醒的产物,一些学者将绿色建筑明确地称为“健康建筑”。如果将一座建筑比拟为一个生命体,健康应该体现在“身、心”两方面。身包括所有物质层面的构成内容,心则涵盖了精神、伦理、文化、艺术等多方面因素,这种两分法也刚好呼应了建筑的技术性与艺术性整合的特征。从与绿色建筑相关联的生态建筑学理论看,后者并不忽视对社会文化的关心,如设计目标中有“社会目标”(使建筑获得更多社会效益,它应包括文化内涵的体现、心理结构的对应、地域特征的反映、生活方式的体现等[1]),设计策略中有“历史文脉策略”等等。但是,在具体研究和实践操作层面,对物质主体和技术的关注根本压倒了对文化内容的关注,所言的绿色文化也只是从绿色生态技术美学的角度描述。因此,从文化层面认识绿色建筑的性能和特质,关注技术绿色之外的人文绿色品质,并进而尝试用绿色建筑的文化标尺来评判建筑的真实价值,应该可以成为理解建筑的一种富有启发性的方法并获取广义的绿色建筑认知体系。依照文化生态学的逻辑,文化的演进有其生命周期的发展规律。一个文化种群的肌体健康表现为此种文化根植并外显于社会的积极和谐的生存状态,而一栋建筑达到文化层面的
“健康”标准则可以理解为这栋建筑对社会、文化、地域、心理等制约因素有准确、生动地表达。这涵盖了建筑与自身功能的关系、与地域环境特征的关系、与社会时代背景、生活方式的关系等诸多方面。我们暂且将其概括为气质、品位、伦理等几个内容。在研究中东铁路沿线历史建筑文化特质的过程中,尝试性地运用这一标尺进行历史建筑文化品质的再判断,形象地触摸到了一份鲜活的建筑遗产。
健康气质——————建筑功能的显性气质卡斯滕·哈里斯说过:“……建筑的伦理功能,‘伦理的’衍生自‘精神气质’。就某个人的精神气质而言,我们意指他(她)的性格、性情或者气质。……对建筑的伦理功能,我指的是它帮助形成某种共同精神气质的任务”[2]。《建筑创作》杂志社曾举办过一个关于“回归建筑主体的客观真实性”话题的座谈,其间就寻找建筑功能与建造的真实逻辑和反思形式游戏误区的认识达成了一定程度的共识。似乎可以这么说,形式游戏创造的建筑像一个化装舞会的演员,而理性的设计过程产生的建筑是一个真实的人。所以,准确表现自身功能类型和建造逻辑的建筑形象在外部和内在空间的表情上是健康的、绿色的,而脱离自身功能类型和建造逻辑、表里不一的建筑形象是一种处于癫狂状态的形象,是不健康的,即使在技术上有所突破,也不能称为严格意义上的绿色建筑。中东铁路沿线的历史建筑在形象反应功能类型上主体性格十分鲜明。住宅建筑低缓、朴实,表情安详亲切;大型公共建筑雄伟气派,表情持重而沉稳;教堂建筑高耸、装饰繁复,表情庄严、神秘;宾馆建筑优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