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0
文档名称:

关心下一代工作总结.doc

格式:doc   大小:75KB   页数:4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关心下一代工作总结.doc

上传人:raojun00001 2019/2/1 文件大小:7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关心下一代工作总结.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关心下一代工作总结与时俱进求实创新努力开创关心下一代工作新局面响水县黄圩镇关工委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主力军和后备力量,做好新形势下关心下一代工作,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际行动,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希望所在。近年来,我们黄圩镇关工委在镇党委、政府及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下,认真组织广大老同志紧紧围绕市、县关工工作中心,对青少年开展思想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和科技教育,通过发动“五老搞三帮”、举办农村青年科技*学校、大力开展扶贫助学、办好家长学校等工作,千方百计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办实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成效,为实现“两个率先”的宏伟目标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一、加强领导,积极创造关心下一代工作的良好环境。关心下一代工作是党委政府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维护社会稳定与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保证,全面提高青少年的素质,关心教育好下一代是党委政府的重要工作职责,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近年来,我们黄圩党委政府始终坚持把关心下一代工作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助推工程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未来工程常抓不懈,把关心下一代工作摆上重要位置,纳入党委工作议事日程,坚持每年定期召开专题会议讨论、会办关心下一代工作,全面部署关心下一代工作。同时,党委明确一名分管党务的副书记兼任镇关工委主任,明确村(居)关工委组织由村(居)党支部书记兼任关工委主任,统筹协调组织开展村级关心下一代工作,为了保证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顺利开展,我镇将关工委工作坚持“三纳入”、“四统一”,即纳入党委的议事日程,纳入三个文明建设的规划,纳入年终考核评比内容;实行统一计划、统一部署、统一检查、统一表彰,在此基础上,我们还有计划、有目的定期开展关工组织骨干培训,提高其道德修养、业务素质,为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了充分调动和保护基层老同志的积极性,保证基层关工委工作的高效运转,我们坚持从本地实际出发,关心老同志,帮助老同志解决实际困难,对工作中遇到的老同志难以解决的问题,镇党委主动协调,为老同志排忧解难,特别是对镇、村(居)关工委主持日常工作的专职副主任的补贴问题,镇党委领导亲自过问,保证了关工委工作人员的报酬落实到位,从而提高了老同志的工作积极性。二、健全组织,不断壮大和优化关心下一代工作队伍。动员、组织老同志投身关心下一代事业是做好关工工作的前提和基础。近年来,我镇认真挖掘全镇关爱资源,不断充实和优化关心下一代工作队伍,为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我们首先把有条件从事关心下一代工作的老同志尽可能多地动员出来,加入到关心下一代的工作行列。按照省关工委“建设开放型关工委”的要求和市、县各级关工工作要求,我们首先对全镇“五老”分布状况进行排查,特别是老科技、老政法、老教师,哪些人可以“出山”,向党委分管领导作汇报,请他们出面召开会议进行动员,大造老同志从事关心下一代工作光荣的社会舆论,在普遍宣传动员的基础上,我们学****三顾茅庐”的精神,登门诚请老同志“出山”,同时,我们还以镇党委名义向“出山”的老同志颁发聘书,从而增强了老同志投身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光荣感和责任感。至目前为止,己吸纳63名老同志投入到关工队伍中,从而形成了一支相对稳定的关心下一代骨干队伍。冯光红,1917年出生,抗日战争就参加革命工作,解放后从事教育工作,是位具有近60年党龄的离休老干部,是教育下一代的活教材,1995年镇关工委成物维持生命,可他一场报告都没有缺过,他说,属于我的时间己经不多,再不抓紧时间多作几场报告,一倒下去就再也没有机会了。报告团所到之处,深受师生的好评。2、开展法制教育,提高法制观念。为了进一步加强青少年的法制教育,镇关工委积极配合学校、综治办,建立完善中小学法制学校3所,由3名优秀干警任法制副校长,由24名离退休老干部任校外辅导员,我们每学期定期组织法制报告团深入学校作法制报告,采用以案说法,剖析犯罪原因,引导学生勤奋学****立志成才,深受师生及家长的欢迎。近年来,年均向中小学生宣讲达10场,中小学生受教育率达100%,今年春学期,我们还组织2500多名中小学生举行联名向网吧告别签字仪式。为配合“建设平安黄圩,创建最安全地区”活动,我们组织老同志深入各中小学、各村(居)广泛宣传创建最安全地区的意义,组织开展“建设平安黄圩,从我做好”万人签名活动。四、增强服务观念,坚持为青少年办好事办实事。近年来,我们黄圩镇关工委结合自身优势,积极创造条件为青少年办好事、办实事。为了帮助农村外出务工青年掌握一技之长,加大对外出务工青年的培训力度,2000年至今,我们通过与县职业中学、镇*中心学校以及用工单位等以定点培训、委托培训等方式举办服装裁剪、烹饪、电焊等培训班年均达20期,年均培训青年800多人次,并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农村种植、养殖示范户等进行技术培训和指导,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