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5
文档名称:

印染废水处理方案.doc

格式:doc   大小:85KB   页数:1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印染废水处理方案.doc

上传人:镜花流水 2019/2/1 文件大小:8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印染废水处理方案.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印染厂废水处理工程方案目录一、 生产概况 1二、 设计依据 1三、 设计条件 1四、 工艺选择 2五、 工艺流程及其说明 5六、 主要构筑物及其设计参数 8七、 主要设备及材料 9八、 工程概算 11九、 技术经济指标 13十、 工期安排 13十一、 结论 13生产概况染织厂生产过程中排放大量的染色废水,其有机污染物含量高、色度深、水质变化大等特点,属难处理的工业废水。为保护环境,按该厂的需要,需对废水进行净化处理,处理后的水达到地表水质五类标准。设计依据厂方提供的水量、水质、用地等有关设计原始资料。《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地表水水质标准》《室外排水设计规范》《排水工程设计手册》国家及地区颁发的其它有关设计规范。:日处理量150m3/d按每天24小时连续运行,:CODCr=3000~4000mg/L;BOD5=1000~1500mg/L;硫化物=6~10mg/L;色度=500~:处理后废水要求达到《地表水水质标准》五类标准:CODCr≤25mg/L;BOD5≤10mg/L工艺选择染色废水具有水量大、有机污染物含量高、色度深、水质变化大等特点,属难处理的工业废水。一些难生化降解的有机物大量进入染色废水,其污染物的浓度也不断提高,传统的生物处理工艺已受到严重挑战。因此,开发经济有效的染色废水处理技术日益成为当今环保行业关注的课题。目前,国内的染色废水处理手段以生化法为主,有的还将化学法与之串联。国外也是基本如此。由于难生化降解的有机物大量进入染色废水,给处理增加了难度。针对上述问题,配合近年来国内外所开展了一些研究工作,我们着手于新的生物处理工艺和高效专门细菌的探索和应用研究,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厌氧、好氧生物处理工艺、高效脱色菌的筛选与应用研究。70年代以来,国内对染色废水以生物处理为主,占80%以上,尤以好氧生物处理法占绝大多数。从现有情况看,我国染色废水生物处理法中以表面加速曝气和接触氧化法占多数。此外,鼓风曝气活性污泥法、射流曝气活性污泥法、生物转盘等也有应用,生物流化床尚处于试验性应用阶段。但由于好氧微生物对色度去除率不高,一般在50%左右,所以当出水色度要求较高时,需辅以物理或化学处理。好氧生物处理对BOD去除效果明显,一般可达80%左右,但色度和COD去除率不高,单纯的好氧生物处理难度越来越大,出水难以达标;此外,好氧法的高运行费用及剩余污泥处理或处置问题历来是废水处理领域没有解决好的一个难题。由于上述原因,染色废水的厌氧生物处理技术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探求高效、低耗、投资省的染色废水处理新技术已日显重要。在生物处理方面,都是利用生物的分解能力对废水进行处理,但因大多仅靠存在于废水中的自发菌超作用,菌种不全,数量不足,分解能力欠佳,达不到应有的处理效果。因此,对微生物进行必要的筛选、培养及驯化后,将由多种微生物组成的菌群构成分解链,种植在生化处理池内,以达到高效处理的效果。目前国外已有大量成功的工程实例,并且将优势菌种的投加作为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的一种主要控制手段。所以通过微生物技术的开发,筛选、分离出高效的微生物菌种应用于工业废水处理,是一个重要的技术发展方向。因此,本方案着重点在于:生化处理工艺采用缺氧-厌氧-好氧处理工艺。专性菌群的培养与驯化生化处理工艺为了探求高效、低耗、低投资的染色废水处理新技术,在厌氧法与好氧法的结合方面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研究,获得了很大的成功。此时与好氧法结合的厌氧处理已不是传统的厌氧消化,它只发生水解和酸化作用。这一工艺流程的提出主要是针对染色废水中可生化性很差的一些高分子物质,期望它们在厌氧段发生水解、酸化,变成较小的分子,从而改善废水的可生化性,为好氧处理创造条件。这一流程的另一大特点是,好氧段所产生的剩余污泥全部回流到厌氧段,厌氧段有较长的固体停留时间,有利于污泥厌氧消化,从而显著降低了整个系统的剩余活性污泥量。因此,厌氧、好氧系统中的厌氧段具有双重的作用:一是对废水进行预处理,改善其可生化性能,吸附、降解一部分有机物;二是对系统的剩余污泥进行消化。专性菌群废水的生化处理过程主要由微生物来完成,微生物基本上可以看作是一座小型的化工厂,并且自备酵素,将水中的有机物摄食后,经过一系列的反应而得到能量与细胞构成质,同时,有机物最终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自然界微生物种类繁多,由于其特殊的遗传组成,微生物的变异性和适应性很大,可以从分解环境中的各种有机物获取碳源和能源来维持其自身的生存,从而在环境的净化中起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传统的的废水处理系统中,不同类群的微生物的作用直接关系到处理的效果。近几年来,优势菌种的筛选和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同时,越来越多国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