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余杭区打赢“蓝天保卫战”行动计划为进一步加强大气污染防治,推动大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8〕22号)、《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浙江省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浙政发〔2018〕35号)、《浙江省生态文明示范创建行动计划》(浙政发〔2018〕18号)、《杭州市大气污染防治“十三五”规划》、《杭州市建设全市域大气“清洁排放区”的实施意见》(杭政办〔2017〕2号)、《杭州市打赢“蓝天保卫战”行动计划》等文件精神,制定本行动计划。一、总体思路深入贯彻落实生态文明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坚持全民共治、源头防治,持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打赢蓝天保卫战”的明确要求,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根据国家、省市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和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建设全市域大气“清洁排放区”的目标要求,全面开展清新空气示范区建设,扎实推进美丽余杭建设,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为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环境基础。二、主要目标全面推进清洁排放区、清新空气示范区建设,大幅削减大气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明显改善环境空气质量,明显增强人民的蓝天幸福感。到2020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及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下降比率达到省下达的目标,SO2较2015年削减30%,NOX较2015年削减20%,%,完成国家、省市下达的“十三五”节能和大气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涉气重复信访投诉量比2017年下降30%,基本消除臭气异味污染;到2022年,,建成清新空气示范区。三、主要任务(一)全面巩固“燃煤烟气”,推动能源结构清洁化。深化巩固高污染燃料锅炉整治成果,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严格节能措施,推动能源结构清洁化。。(1)严格落实“禁燃区”管控措施,巩固燃煤烟气治理成果,严禁散煤、工艺用煤,大力推广使用清洁能源。2018年完成燃煤热电锅炉清洁化替代,淘汰杭州余杭印染有限公司20蒸吨/小时燃煤锅炉,基本实现全区域无燃煤(煤制品)锅炉和窑炉城区。按照“宜气则气”“宜电则电”原则,积极引导用能企业实施改造,到2020年,全区电能替代规模完成省市下达目标。服装纺织、木材加工、水产养殖与加工等行业,开展蓄热式工业电锅炉供热试点。在金属加工、铸造、陶瓷、微晶玻璃等加工行业推广使用电窑炉。(区经信局牵头,区发改局、区环保局、区市场监管局台实施)(2)燃用压缩成型生物质燃料锅炉实施关停,改造成天然气、电等清洁能源或实施超低排放改造。(区环保局、区经信局牵头,各镇街、平台实施)(3)开展炉窑治理专项行动。根据国家、省市要求,开展工业炉窑综合整治,严格实施行业规范和涉各类工业炉窑的环保、能耗等标准。开展拉网式排查,建立各类工业炉窑管理清单。鼓励工业炉窑使用电、天然气等清洁能源或由周边热电厂供热,全面淘汰以重油及轻质柴油为燃料的工业炉窑,改造使用电、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巩固煤气发生炉专项整治成果,防止反弹;禁止掺烧石油焦。建成区基本淘汰茶水炉、经营性炉灶等。(区经信局、区环保局、区城管局牵头,各镇街、平台实施)(4)严格控制新建锅炉。禁止新建35蒸吨/小时以下燃煤锅炉。建成区禁止新(改)建燃用压缩成型生物质燃料锅炉。(区经信局、区环保局、区发改局牵头,各镇街、平台实施)(5)优化园区供热方式。优化热力供应布局,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最大程度扩大现有热源点的热力供应覆盖范围,充分释放和提高供热能力;鼓励发展“热—电—冷”三联供等技术和装备。(区经信局牵头,区发改局、区环保局、区住建局配合,各镇街、平台实施)。 (1)大力提高电力消费比重。严格落实浙江省建设国家清洁能源示范行动计划(2018-2020年)。切实提升电网水平,进一步完善核心主网架结构,有序推进电网布点建设,推动智能电网建设。逐步提高电力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有序发展水电,优化风能太阳能开发布局,因地制宜发展生物质能、地热能。继续落实优先发电和购电制度,保证可再生能源发电全额保障性收购。(区经信局牵头,区发改局、区住建局台实施)(2)持续提升天然气利用水平。严格落实浙江省天然气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结合新型城镇化建设,完善天然气输配管网系统,有效扩大天然气利用规模。到2020年,实现中心镇天然气供应全覆盖,全区天然气供应能力达到省市要求,天然气消费量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占比提高至11%以上。原则上不再新建天然气热电联产和天然气化工项目。(区发改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