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三节义和团运动的兴起与发展一、反对外国教会侵略斗争第一阶段从1861年贵阳开始驱逐外国传教士到1870年天津教案这期间,各国传教士相继在沿海、沿江建立教堂,招收信徒,无视中国的传统礼教和风俗习惯,激起了地方官员和士绅不满。他们打除了“排斥异端”和“保卫圣道”的旗公号召和组织官役、兵丁、团勇等起来近行斗争。第二阶段从天津教案后到中法战争结束这期间,不少传教士来华创办学校、医院、育婴堂和报刊,宣传奴化思想,进行文化侵略。有些传教士或收集情报,或里外串通,协助本国政府敲诈中国。中法战争爆发后,法国在华传教士大多卷入这场不义的战争,积极配合本国政府行动。于是地处抗战前线的云南、广西、广东和福建、浙江等省人民,自发地把反对外国教会侵略的斗争与保卫边疆的斗争结合起来,造成很大声势。第三阶段从中法战争后到1894年中日战争前由于各国传教士公开与中国的媚外官吏勾结起来,包揽词讼,干涉内政,插手外交,加剧了中国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各地群众反教会斗争继续发展,先后掀起了大规模的武装起义。第四阶段从甲午战后到义和团运动这期间,外国传教士积极参与本国政府瓜分中国的活动;山东、广西、四川、湖北等地的人民则自发地把反对教会侵略和反对列强瓜分逐步结合起来,将斗争推向一个新阶段。二、义和团在山东的兴起二、义和团在山东的兴起1、义和团首义山东的成因帝国主义的军事侵略和宗教侵略相结合,把山东变成了全国民教矛盾最尖锐的地区。甲午战后,山东人民反教会斗争的组织程度在北方各省中是最高的,鲁西南、西北、直鲁交界处在历史上就是宗教结社和民间拳会密布的地区。山东当局在一个时期内对反侵略的民间会社采取了比较宽容的政策,客观上有利于运动的兴起。3、山东义和团的两个发源地赵三多领导的冠县义和团朱红灯、心诚和尚领导的平原、茌平义和团4、统治者对义和团的态度清政府的态度山东地方当局的政策2、义和团的源流三、直隶、京津地区义和团的蓬勃发展自己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