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6
文档名称:

贵州省矿产资源.doc

格式:doc   大小:64KB   页数:3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贵州省矿产资源.doc

上传人:花开一叶 2019/2/2 文件大小:6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贵州省矿产资源.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位于云贵高原东部的贵州,系隆起于四川盆地与广西、湘西盆地或丘陵之间的高原山区。在长达10多亿年的地质演变历史中,具有良好的成矿地质条件,造就了当今贵州矿产资源丰富、分布广泛、门类较全、矿种众多的优势格局。并成为全国重要的矿产资源大省之一。通过长期地质勘查与研究,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不断的大量工作,至2002年已发现矿产110种以上(含亚矿种),发现矿床、矿点3000余处。在发现的矿产中,有包括能源、黑色金属、有色金属、贵金属、稀有稀土分散元素、冶金辅助原料非金属、化工原料非金属、建材及其它非金属、水气等九大类矿产在内的76种,不同程度探明了储量。在已探明的储量矿产中,依据保有储量统一对比排位,贵州名列全国前十位的矿产达41种,其中排第一至第五的有28种。居首位的达8种,列第二、第三的分别为8种与5种。尤以煤、磷、铝土矿、***、锑、锰、金、重晶石、硫铁矿、稀土、镓、水泥原料、砖瓦原料以及多种用途的石灰岩、白云岩、砂岩等矿产最具优势,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而且人均与国土单位面积占有矿产资源潜在经济价值量,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远高于邻近省区市占有水平。从开发利用角度论,贵州矿产资源具有资源比较丰富,优势矿产显著;分布相对集中,规模大,质量较好,主要矿产资源潜力大,远景好;共伴生矿产较多;资源丰歉不均,部份矿产短缺等五个方面的主要特点。随着贵州矿产的众多发现和资源储量的探明,为矿产的广泛开发利用奠定了重要的基础。现已有50多种矿产被开发,其中建有正规矿山,并形成一定生产规模的有20多种。全省已探明储量的产地中,有1/3以上的被开发。以矿产资源为依托发展起来的贵州矿业,已成为全省工业的支柱产业,产值多年占工业总值的30%以上。优势矿产的开发利用,使贵州成为我国十大有色金属省区,建成全国重要的铝工业和磷化工基地,并建成全国重要的锰系铁合金生产基地以及亚洲最大的碳酸钡生产地。而生产加工的各种矿产品成为历年外贸出口的重要商品,创汇多年占全省总额的1/3。丰富的矿产资源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实现"富民兴黔"目标,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基础。分类矿产根据工业用途及金属元素性质的不同,金属矿产可分为黑色金属矿产、有色金属矿产、贵金属矿产、稀有稀土及分散元素矿产等。根据工业用途不同,非金属矿产也可分为化工原料非金属、冶金辅助原料非金属、建材及其它非金属矿产等。金属与非金属七大类矿产在贵州都有产出分布和开发利用。黑色金属矿产也称铁合金金属矿产,是金属矿产中的一个类别。贵州已发现的黑色金属矿产有锰、铁、钒和钛4种。其中以锰最重要,保有资源储量7181万吨,是全省黑色金属矿产中资源最为丰富、开展勘查较多、开发利用较盛的矿种,已成为贵州著名的优势矿产之一。铁矿虽然分布广泛,在66个县市有所发现,其中45个探明一定资源储量,产地多达128处,但资源较少,,不足全国总量的1%,排居第19位,而且存在小矿多大矿少、贫矿多富矿少、坑采储量多露采储量少、难采选矿石所占比重大等不足。全省除水城观音山、赫章铁矿山及菜园子和清镇与修文铝土矿共生的铁矿等少数产地,探明储量较多,规模可达中型,矿石较富,具较大开采利用价值外,其余产出大多分散零星,规模小,开发利用价值有限。钒矿尽管分布较广,已在10多个县市有所发现,但规模小,除1处达中型,其余皆为小型规模。特别是钒主要与其它矿产伴生或共生,含量低,开发利用困难。钛矿在20世纪50年代已有发现,但仅有矿点的存在,至今未探明储量,不具工业价值。有色金属矿产是贵州金属矿产中最重要的一类矿产。其发现与利用历史悠久,矿产种类多,资源储量丰富,开发价值大。自两千年前开始发现***矿以来,尤其是通过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大量地质勘查与研究,有色金属类的矿产在贵州多有发现。至今,发现的有***、铝土矿、锑、铅、锌、铜、钨、锡、钼、镍、镁(炼镁白云岩)及钴等12种。其中***、铝土矿、锑资源丰富,开发利用价值大,在全国占有突出地位,是贵州著名的优势矿产。铅锌、铜发现与开发利用历史悠久,但资源储量有限,其中铅锌虽在全省50余个县(市)有所发现,矿床、矿点多达300余处,然而历年探明储量的铅加锌总量仅157万吨,经长期开采消耗,保有储量不足全国总量的1%,锌、铅分别排居19与21位,除集中产区的水城、赫章、普安、睛隆与都匀等地探明有少数达中型规模的储量产地外,其余产出分布零星,规模小,开发利用价值大多有限。而铜矿资源储量更少,,且分布产出甚为零星,最大产地仅万余吨,从而成为全国铜矿资源贫乏的省区。钨、锡、钼、镍自20世纪50年代发现以来,通过勘查虽探明储量,但由于成矿地质条件的限制,可供开发利用资源储量与产地甚少,其中钨锡储量局限在梵净山地区,两者合计不到2万吨;钼矿产地4处,;镍只有1处,探明储量28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