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关于《永远在路上》心得体会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收集的关于《永远在路上》心得体会,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可以帮助到你。可以借鉴的哈。由中央纪委宣传部、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8集大型电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在央视综合频道黄金时段播出前两集,受到广泛关注,引起强烈反响。省部级落马官员的现身说法,办案人员、专家学者的剖析,向人们透视着党内腐败衍生的危害和根源,为六中全会从严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强化党内监督力度作好舆论准备。在专题片中,周本顺、李春城、白恩培、谷春立、万庆良等省部级被查高官的现身忏悔,令人触目惊心。中纪委昨日通报称,今年首三季度内地纪检监察机关共处分26万人,包括67名省部级官员。事实上,在中央掀起的反腐风暴中,十八大以来已有近200名省部级及将军级高官落马,规模之大,超过以往。一方面展现了中央铁腕反腐的空前决心,另一方面也暴露出了党内政治生活失范、党内监督不力的严峻形势。正因为如此,中央将六中全会的主题锁定在全面从严治党,通过制定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修订党内监督条例,将失控的权力关在纪律约束和制度反腐的笼子里。从这一意义讲,在六中全会前夕推出这组专题片,无疑是中央在全党乃至全国范围凝聚从严治党共识的思想预热。“永远在路上”是答卷也是教材这部大型专题片才刚刚开播,已引起公众高度关注,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敢于揭丑,勇于披露此前公众所不知的高官贪腐细节。在已播出的第一集中,曝光的若干细节就足以令人瞠目:曾任河北省委书记的周本顺独占一座面积800多平方米的军区招待所,重新装修供自己居住,“豪宅”里有两个保姆、两个厨师,其中一个保姆专门负责养宠物。另一个贪官白恩培,曾任云南省委书记等职,在办案中,从白家查获的贵重物品多得让办案人员震惊,其中不乏价值千万的翡翠手镯,仅清理这些东西就用了十几天时间。有句颇富哲理的俗语“细节决定成败”,足见细节的重要性。但是,在以往惩治贪腐的过程中,公众往往是只见森林、不见树木,只见罪罚、不见细节,这种现象存在的原因,是在反腐斗争中存在“讳疾忌医”的心理。十八大以来,中央把全面从严治党提升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高度,在反腐中见真章、动真格,在一些部门及官员中曾经比较广泛存在的“讳疾忌医”心病也大为好转。记得几年前,在这场反腐风暴刚拉开帷幕之际,很多人不相信会有省部级官员成批落马,更不信周永康这样高级别的官员真的会被查办。之所以不信,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一些人认为“封疆大吏”或正国级官员理应是普通党员的榜样,法办这些腐败高官有可能“破坏”党的形象。几年来,中央坚定不移地推进反腐工作,反腐败的高压态势持续推进,反腐败斗争的压倒性态势正在形成。中央反腐敢于揭丑,“铁帽子王”之类的各种神话不断被打破,反腐败得民心顺民意,得到群众高度认可,一些人“讳疾忌医”的心病自然也逐步痊愈。此次大型电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大量披露高官的贪腐细节,将遮丑心理彻底打碎。如果说,中央严惩周永康、白恩培、周本顺等贪官,起到了正本清源、匡扶正义的效果,那么,全面披露这些贪官的腐败细节,则是彰显了直面病灶并刮骨疗毒的勇气。在大众媒体上展示巨贪们的丑事恶行,这是一种痛,也是一种自信。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反腐是一场必须赢不能输的斗争。十八大以来,中央作出“打铁还需自身硬”的庄严承诺,以“八项规定改变中国”,反腐败“老虎”“苍蝇”一起打。四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