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欢迎同志们交流学习!
汇报交流材料
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 JTG C20-2011
主持单位:山西交设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汇报人:刘小龙
汇报主要
内容
一
黄土
二
膨胀岩土
山西交设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一、黄土
一、黄土的特征、地貌类型、时代、分布及成因 二、湿陷性黄土 三、黄土地区工程地质勘察
山西交设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山西交设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1、黄土的特征(规范定义)
第四纪以来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形成,具有以下基本特征的土,应定名为黄土。
①、颜色为淡黄、灰黄、黄褐、棕褐或棕红色;
②、颗粒组成以粉粒(~)为主,一般不含粗颗粒,富含碳酸钙,常形成钙质结核;
③、具多孔性,一般肉眼可见大孔隙、虫孔等。~;
④、土质均匀、无层理,有堆积间断的剥蚀面和埋藏的古土壤层;
⑤、具垂直节理,边坡在天然状态下能保持直立;
⑥、表层多具湿陷性,易产生潜蚀形成陷穴或落水洞。
具有上述部分特征,含层理、颗粒组成比较复杂(含砾石、砂等)的黄土,应定名为黄土状土。
一、黄土的特征、地貌类型、时代、分布及成因
黄土在我国分布广泛,其分布占国土面积的6%以上,主要分布在北纬34˚~41˚、东经102˚~114˚之间的大陆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其中以黄河中游地区的关中、陕北、宁夏、豫西、陇东及陇中的黄土高原最为典型,具有连续分布、地层完整、土层厚度大等特点。 山西黄土广泛分布,地面侵蚀切割强烈。山西黄土集中成片分布在吕梁山脉以西晋西沿黄河诸县,与陕北、陇东的黄土高原主体连接,覆盖厚度多在100m左右。此外黄土还散布于全省山麓地带、台地、宽谷等处,一般厚度有30~50m。3、黄土的成因 关于黄土的成因有多种假说,代表性的有风成说和水成说,但至今尚无定论。对黄土的分类,不同行业的技术标准也不尽相同。但普遍认为,黄土是第四纪以来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形成的堆积物。按其形成的地质营力的不同,有多种成因类型,如坡积、冲积、洪积、冰水堆积等。
2、黄土的分布
山西交设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4、黄土地貌类型(规范附录H)
山西交设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地貌类型
亚类
地貌特征
堆积地貌
黄
土
高
原
黄土塬
黄土高原受现代沟谷切割后,保存下来的平坦地面,周边为沟谷环绕。
黄土梁
顶面平坦,两侧为深切的冲沟,中部为长条状的黄土低丘。长数百米、数千米到上万米,宽数十米到上百米。
黄土峁
孤立的黄土丘陵,顶面平坦或微有起伏,呈园宆状。大多数是由黄土梁进一步切割而成。
黄土平原
分布于新构造运动下降区,是由黄土堆积形成的低平原,局部发育沟谷,无梁、峁。
河谷阶地
沿河谷及大型河谷两岸分布(或断续分布),表层全部由冲积-洪积黄土等沉积物堆积的阶地。
侵蚀地貌
大型河谷
形成及发展与一般侵蚀河谷相似,但其形成发展过程有时还伴随有风积黄土堆积。
冲沟
因黄土土质疏松,常伴有重力崩塌、潜蚀作用,因此发展快,其特征是沟深、壁陡、向源侵蚀作用显著。
潜蚀地貌
碟形洼地
流水聚集,使黄土发生湿陷或潜蚀,引起地面下沉后形成的一种直径数米至数十米的凹地。
黄土陷穴
地表水沿黄土孔隙、裂隙下渗潜蚀形成的黄土洞穴。
黄土井
黄土陷穴向下发展,形成深度大于宽度若干倍的洞穴。
黄土桥
两个黄土陷穴之间被水流串通,在陷穴崩塌之后残存的土体呈桥状洞穴。
重力地貌
黄土柱
黄土沿垂直节理崩塌后残存的土柱。
崩塌体
由于黄土冲沟深切,岸坡高陡,土体突然迅速地向下崩落,在坡脚下形成的地貌形态。
山西交设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地质年代
地层名称
湿陷性特征
全新世 Q4
近期
Q 42
-
新
黄
土
新近堆
积黄土
具有湿陷性,常具有高压缩性
早期 Q41
-
湿陷性
黄土
一般具有湿陷性
晚更新世 Q3
马兰黄土
中更新世 Q2
离石黄土
老
黄
土
-
上部部分土层具有湿陷性
早更新世 Q1
午城黄土
-
不具有湿陷性
5、黄土地层按地质年代划分表
1、定义: 黄土的湿陷性应按室内压缩试验在一定压力下测定的湿陷系数值判定: 1),应定为非湿陷性黄土; 2),应定为湿陷性黄土。 湿陷性黄土的湿陷程度可按下表划分
山西交设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二、湿陷性黄土
湿陷系数δs
≤δs≤
≤δs≤
δs>
湿陷程度
湿陷性轻微
湿陷性中等
湿陷性强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