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绪论
一、锅炉安装在火电厂建设的重要地位
现代电站锅炉是利用燃料燃烧释放的热能或其他热能加热给水,以获得规定参数(温度、压力)和品质的蒸汽的设备。
锅炉是火电厂主机之一。它包括锅炉本体、附属管道及锅炉保温等设施,与它相配套的有辅机、输煤、制粉、烟道、燃油、除尘等辅助系统。根据安装工作性质分为本体、钢架、辅机、筑炉等专业。
锅炉安装工程量大,工期长。在整个安装工程中处于龙头地位,带动其他安装工程。
锅炉本体由锅和炉两部分组成。锅由汽包、受热面及其连接管路的汽水系统组成。炉由炉膛、燃烧器、烟道、预热器及其燃烧系统组成。另外,也常将锅炉附属管道及其燃油点火设施、吹灰器等纳入受热面工作范围。
二、锅炉的容量和参数
锅炉容量既锅炉的蒸发量,是指锅炉每小时所产生的蒸发量,单位是t/h。又分为额定蒸发量和最大连续蒸发量。
锅炉额定蒸发量是指在额定蒸汽参数、额定给水温度和使用设计燃料,并保证热效率时所规定的蒸发量。
最大连续蒸发量是指在额定蒸汽参数,额定给水温度和使用设计燃料,长期连续运行时所能达到的最大蒸发量。
锅炉的额定蒸汽参数是指额定蒸汽压力和额定蒸汽温度。
额定蒸汽压力是指蒸汽锅炉在规定的给水压力和规定的负荷范围内,长期连续运行时应予保证的出口蒸汽压力。
额定蒸汽温度时指蒸汽锅炉在规定的负荷范围、额定蒸汽压力和额定给水温度下长期连续运行时必须保证的出口蒸汽温度。
三、锅炉分类
锅炉分类有多种,现介绍以下两种:
按照锅炉出口蒸汽压力,可分为低压锅炉(),中压锅炉(~ MPa),高压锅炉(~),超高压锅炉(~),亚临界压力锅炉(~),超临界压力锅炉(,,),超超临界锅炉(,或主蒸汽温度或/ 和再热蒸汽温度为593℃及以上的超临界)。
(1)自然循环锅炉:蒸发受热面内工质,依靠下降管中的水与上升管中的汽水混合物之间的密度差所产生的压力差进行循环的锅炉。主要特点是有汽包。
(2)强制循环锅炉(又称辅助循环锅炉):蒸发受热面内工质,主要依靠锅炉循环泵的压头进行循环的锅炉。
(3)直流锅炉:给水靠给水泵的压头,一次通过锅炉各受热面产生蒸汽的锅炉。其特点是没有汽包。
(4)复合循环锅炉:由直流锅炉和强制循环锅炉综合发展起来的,依靠锅水循环泵的压头将蒸发受热面出口的部分或全部工质进行再循环的锅炉。又分为全负荷复合循环锅炉和部分负荷复合循环锅炉(部分负荷复合循环锅炉多数用于超临界、超超临界锅炉)。
四、锅炉本体安装的基本要求
(1)准确性。各片水冷壁、各片包墙过热器、顶棚散管、屏式管排及蛇形管排,若出现对口焊接及安装顺序不对,返工都十分困难,将延误工期。安装中要求安装件的尺寸、位置一定要满足规范的要求,否则,强行对口,不仅会造成歪曲,而且产生额外的应力,会留下隐患,甚至造成设备事故。
(2)严密性。锅炉受热面内的任何泄露都将导致停炉,造成经济损失甚至人员伤亡。常见的病状有:裂纹、沙眼、咬边、管壁过薄、锈蚀严重、用材不当、焊缝缺陷。
(3)清洁性。受热面内部杂物都将使管道通流面积变小,流速降低,壁温升高,导致爆管、停炉。
(4)膨胀性。若设计不妥、安装不当,在点火后将产生巨大的应力,轻者变形,重者破坏设备。
单元一燃料、燃烧计算与锅炉热平衡
课题一燃料
煤的成分及分析基准
煤是由可燃的有机物和不可燃的矿物质、水分组成。经元素分析测出煤的有机物由碳(C),氢(H),氧(O)、氮(N)、硫(S)五种元素组成;工业分析法测出煤由水分(M)、挥发分(V)、固定碳(FC)和灰分(A)组成。
煤由碳(C),氢(H),氧(O)、氮(N)、硫(S)五种元素成分和水分(M)、灰分(A)组成。
碳(C)。碳是煤中含量最多的可燃元素,也是煤的基本元素,含量45%~85%。含碳量越高的煤,着火和燃烧就越困难。
氢(H)。氢是煤中发电量最高的可燃元素。含量约3%~6%,氢的含量越高,煤就越容易着火和燃烧。
硫(S)。硫的含量一般不超过2%,硫的燃烧产物是SO2,其中有一部分进一步氧化成为SO3。硫是煤中有害的可燃元素。
氧(O)和氮(N)。氧会降低煤的发热量,氮是有害元素。
水分(M)。水分的含量增加,相对减少了可燃成分的含量,降低了煤的发热量。另外,水分多的煤,不仅造成磨煤机出力降低及制粉系统堵塞,增加煤粉制备的困难,而且也给锅炉运行的经济性和安全性带来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