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历史人物.doc

格式:doc   大小:25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历史人物.doc

上传人:小枷 2019/2/3 文件大小:2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历史人物.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历史人物—左宗棠左宗棠(1812年11月10日-1885年9月5日),汉族,字季高,湖南湘阴人,号湘上农人,清朝大臣,闻名湘军将领。终身阅历了湘军平定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打压陕甘回变和克复新疆等重要历史事件。左宗棠少时屡试不第,转而留心耕耘,遍读群书,研究舆地、兵书。后竟因而成为清朝后期闻名大臣,官至东阁大学士、军机大臣,封二等恪靖侯。  中国晚清军政重臣,湘军统帅之一,洋务派领袖。字季高,一字朴存,号湘上农人。湖南湘阴人。1832年(道光十二年)中举。1851年(咸丰元年)太平天国起义后,先后入湖南巡抚张亮基、骆秉章幕,为反抗太平军多所谋划。为捉住展现才华的机遇,他常常为一件小事而与人大吵大闹;在当上巡抚,官及三品时,脾气却越来越小。“穷困潦倒之时,不被人欺;青云直上之日,不被人嫉。”这句闻名的话就是他说的。1856年,因接济曾国藩部军饷以攫取被太平军所占武昌之功,命以兵部郎顶用。1860年,太平军攻破江南大营后,伴随钦差大臣、两江总督曾国藩襄办军务。曾在湖南招募5000人,组成楚军,赴江西、安徽与太平军作战。1861年太平军霸占杭州后,由曾国藩疏荐任浙江巡抚,督办军务。1862年(同治元年),组成中法混合军,称常捷军,并扩大中英混合军,先后攻陷金华、绍兴等地,升闽浙总督。1864年3月攻陷杭州,操控浙江全境。论功,封一等恪靖伯。旋受命率军入江西、福建追击太平军李世贤、汪海洋部,至1866年2月攻灭于广东嘉应州(今梅县)。打压太平天国后,建议减兵并饷,加给练兵。1865年升任闽浙总督。1866年上疏奏请设局监造轮船,获准试行,即于福州马尾择址办船厂,派员出国采办机器、船槽,并兴办求是堂艺局(又称船政书院),培育造船技能和水兵人才。旋改任陕甘总督,推荐原江西巡抚沈葆桢任总理船政大臣。一年后,福州船政局(又称马尾船政局)正式开工,成为中国第一个新式造船厂。1867年,受命为钦差大臣,督办陕甘军务,率军入陕西攻剿西捻军和西北反清回民军,打压了陕甘回民起义。并助胡雪岩拿到了标志着慈禧太后近臣的黄马褂。却终因胡雪岩满门抄斩而声名狼藉,也因李鸿章的打压而力不从心。但总的来说,他仍是为晚清付出了宏大的奉献!  具体个人生平  左宗棠生性颖慧,少负宏愿。5岁时,他随父到省会长沙读书。1827年(道光七年)应长沙府试,取中第二名。他不只攻读儒家经典,更多地则是经世致用之学,对那些触及中国历史、地舆、军事、经济、水利等内容的名著视为至宝,对他后来带兵交兵、施政理财起了很大的效果。1830年,左宗棠进入长沙城南书院读书,次年又入湖南巡抚吴荣光在长沙树立的湘水校经堂。他学****吃苦,成果优良,在这年的考试中,7次名列第一。1832年,他参加在省会长沙举办的乡试,因“搜遗”中第,但尔后的6年中,3次赴京会试,均不及第。  科场失落,使左宗棠不能沿着“正途”进入社会上层,进而完成他的志趣。但左宗棠的志趣和才华,得到了当时许多名人显宦的欣赏和推重。早在1830年,仅18岁的左宗棠访问长沙的闻名务实派官员和经世致用专家贺长龄时,贺氏即“以国士见待”。其弟贸熙龄则是左宗棠在城南书院读书时的教师,对个人的这位弟子,贺氏非常喜欢,称其“卓著能自立,叩其学则确然有所得”,后来师生还结成了儿女亲家。大名鼎鼎的封疆大吏陶澍也以一代名臣之尊自动提议将他仅有的儿子与左宗棠的长女定婚。更为值得一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