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文档名称:

考 证 江 山 方 言.ppt

格式:ppt   大小:2,495KB   页数:1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考 证 江 山 方 言.ppt

上传人:镜花水月 2019/2/4 文件大小:2.44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考 证 江 山 方 言.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胳膊肘、脚后跟,曰得来,真江山!自学要求1、自由读,了解相关内容2、小组合作重点探究(选择一个内容展开研究)研究提示:研究的方法可以是“读一读、说一说、演一演、问一问(咨询专家)、查一查(查找资料)”等,随后可以谈谈对自己母语的看法、评价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感悟最古老的方言擤自泗最形象的方言吊停荡最丰富的方言江山廿八都方言最古老的方言——“擤(hěng)自(sěi)泗(xì普通话“擤(xǐng)鼻(bí)涕(tì)”,江山方言说是“擤(hěng)自(sěi)泗(xì)”。其实“擤自泗”就是古代的普通话,也是古代的官话。 古汉语的“自泗”,就是现代说的“鼻涕”。先说“自”(鼻的象形字),就是“鼻”的本字,古音读sěi。人们称“我”,常自指其鼻,引为自己的“自”。后来“自”加音标“畀”成“鼻”,是个形声字。再说“泗”(今读sì,古读xì),是个形声字,初文作“四”。“四”是象形字,是指鼻孔流出的两条浓液,挂在“口”上唇部位。这个“四”指的就是鼻涕。后来,“四”被用作数字的“四”,便在“四”旁加三点水成“泗”,指鼻涕了。 那么,“擤鼻涕”的“擤”(xǐng)字,为什么说成“擤(hěng)”字音呢?原来江山话保留着古音。《康熙字典》460页的“擤”字,其音义是“呼梗切,亨上声,手捻鼻脓曰擤”。这里的注音是切音,就是用上一字的声母和下一字的韵母相拼,就得出所要注的字音来了。“呼(hū)”的声母是“h”,“梗(gěng)”的韵母是“ěng”;两者相拼,不就是“hěng”音吗?最形象的方言——“吊停荡”最丰富的方言——江山廿八都方言廿八都除了通行的“廿八都官话”,廿八都经常使用的方言至少还有13种,包括“江山腔”、“浦城腔”、“广丰腔”、“灰山腔”、“岭头腔”、“溪下腔”、“河源腔”、“下浦腔”、“洋田腔”、“乌石块腔”“南丰腔”、“徽州腔”、“贵州腔”等。一个方圆不过十数里的小山谷中竟然有这么多活的方言,确实算得上“方言王国”。据杨展三先生说,北京有一位研究语言的女博士,在杨家大院住了半个多月还舍不得离开,她说,中国的大部分乡村或集镇因为聚族而居,同村人往往同宗,姓氏、语言都比较单一,廿八都却是南腔北调,同时又有自己统一的方言——“廿八都官话”。这一现象实属罕见!江山话与古汉语1、桂花——木樨花2、“熓”:①读“wē”。《字汇补》:“熓,火熄也。”如油灯被风吹熄,说“灯熓了”。 ②读“wè”。《浙江方言字》:“熓,闷着煮食物。”江山人常说“熓鸡”、“熓猪肉”的话。3、“曰”:《辞海》:“曰:说,说道。”“子曰:‘学而时****之,不亦说(悦)乎?’”一部《论语》,用上755个“曰”字。至今,江山人用“曰”字之频率极高,一天不知说多少遍。江山人把“说话”说成“曰事”。名人故事屋同学们,柴总兵的官话听懂了吗?“明日乌鹿束集合,及力壳拉的东西都带齐。”意思是?用江山话说说下面几个词,想想我们的江山方言在发音上有什么特点?“吃”“穿”“睡觉”“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