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5
文档名称:

国学知识竞赛活动方案.doc

格式:doc   大小:85KB   页数:1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国学知识竞赛活动方案.doc

上传人:小枷 2019/2/4 文件大小:8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国学知识竞赛活动方案.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国学知识竞赛活动方案       国学知识竞赛将由各系出3个学生为一队进行初赛,选拔出的四个队在进行决赛,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弘扬国学传统、呼唤人文精神、加强素质教育,是当前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为提高我院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国学教研室经领导批准,决定在5月10日下午13点——15点,在学院阳光大厅组织国学知识竞赛活动。具体方案如下:一、     竞赛主题传承国学,提升自我。二、     竞赛宗旨丰富学生的国学知识体系,加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促进传统文化和现代科学发展的有机结合,使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内化为学生的人格、情操、气质、修养和职业道德,从而养成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三、竞赛规则本次竞赛面向全院高职学生,由各系选派代表队参加比赛,每组参赛队由3人组成。四、竞赛时间、地点初赛时间:2011年4月29日初赛地点:学工处国学教研室决赛时间:2011年5月10日决赛地点:教学楼阳光大厅五、竞赛内容国学知识竞赛题。六、竞赛具体形式初赛形式为笔试,各队队员卷面成绩相加为总成绩,各参赛队按总成绩排名,前四名参赛队参加总决赛。决赛进行现场问答,有必答题、抢答题、风险题、加赛题几种形式。(每个参赛组的基础分为100分)。答题方式分为个人必答题、小组必答题,每题20分。 个人必答题每队每人1题,按选手编号从1-3号轮流作答,答对加20分,答错不加分也不扣分; 小组必答题每队共2题,答题时由小组选派一名队员,主持人念完题目再作答,答对加20分,答错不加分也不扣分。2、抢答题。主持人念完题目后,由全体参赛队队员进行抢答。答对加10分,答错不加分也不扣分。。风险题分值分为10分、20分、30分三种类型。风险题分为两个阶段,每阶段可选3题。第一阶段答题队可选择由己队作答或指定其他队回答。主持人念完题后才能作答。当选择己队作答时,答对加相应分值,答错扣相应分值;当选择其他队作答时,答题方答对答题方加相应分值,答题方答错对方加相应分值。第二阶段必须由本答题队回答,每队一题,可自主选择答题的分值,答对加相应分值,答错扣相应分值。此阶段可选择弃权。,出现相等分数不能确定排名顺序时,分数相同的竞赛组进行加时比赛,再抢答三题,每题10分。最终按照总分排出名次。七、奖项设置根据各参赛队总分设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对获得前三等奖的参赛队颁发奖品及荣誉证书。八、其他各系要组织选派好参赛人员,做好参赛准备,认真复****竞赛试题。请各系于4月15日前将各队竞赛人员名单报送院学工处国学教研室(高层404)。未尽事宜另行通知。   附国学知识题1、《庄子》一书在道教典籍中被称为什么?(《南华真经》或《南华经》)2、《中庸》传说是谁创作的?(孔子的孙子子思)3、“四书”是由谁编订的?(朱熹)4、“濠梁之辩”的主人公是谁?(庄子与慧施)5、《春秋》“三传”指的是哪三部书?(《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6、按图索骥中的“骥”本意指的是什么?(马)7、《史记》的创作主旨用司马迁的原话来说是什么?(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8、孔子讲“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下面几句话是什么?(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9、“桑之未落,其叶若沃。”出自哪部作品?(《卫风·氓》)10、战国思想家荀子是哪个学派的集大成者?(儒家)11、古代把接待宾客的当地主人称为什么?(东道主)12、《康熙字典》成书于哪个朝代?(清朝)13、我国很早就有了穿木屐的相关记载,例如东晋诗人谢灵运发明的“谢公屐”,它在当时的用途是什么?(登山的鞋)14、如果你想到图书馆借阅寓言性质的书,在《大学》《庄子》《孟子》《庄子》几本书中应选择哪一本?(《庄子》)15、“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句话是谁最早提出的?(孟子)16、《红楼梦》中“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是谁的判词?(惜春)17、《红楼梦》中说林如海“虽系钟鼎之家,却亦是书香之族。”,“钟鼎之家”何意?(富贵宦达之家,钟鼎常用来喻富贵荣华,指高官重任。)18、律诗与绝句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句数不同,律诗8句、绝句4句。)19、李贺在唐代诗坛被称为什么?(诗鬼)20、话本是我国古代的短篇白话小说,是说话艺人讲说故事的底本。话本产生于什么朝代?(南宋)21、宋代词坛上有两大流派,其作品分别表现出不同的风格,这两大流派指的是两个词派?(豪放派和婉约派)22、重阳节,又叫重九,赏菊佳节,指农历哪一天?(农历九月九日)      23、“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这幅对联中提到的“三父子”是谁?(苏洵、苏轼、苏辙)24、孔子被后人奉为“至圣”,而被奉为“亚圣”的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