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0
文档名称:

武陟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doc

格式:doc   大小:270KB   页数:7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武陟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doc

上传人:rovend 2019/2/5 文件大小:27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武陟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一章现实基础和发展环境第一节现实基础过去的五年是不平凡的五年,也是武陟经济社会发展实现重大突破的五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和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既定目标,抢抓机遇,开拓进取,大力实施“项目建设、招商引资、财政增收”三大战略,着力调结构、促转型、惠民生,重点推进了“631”、“1151”等重大项目实施计划,全县综合竞争力进一步增强,结构调整不断优化,农业基础地位日益巩固,工业经济迅猛发展,服务业体系健全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项目建设加速推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对外开放步伐进一步加快,实现了县域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发展目标提前实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了扎实基础。----“十一五”时期是夯实基础,综合实力显著提升的时期。五年来,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最直接、最有效的抓手,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实施了一系列管长远、打基础的重大项目。全县累计开工建设投资500万元以上项目962个,是“十五”,,竣工项目750个,其中千万元以上项目137个,特别是桃花峪黄河大桥、焦郑城际铁路开工建设,江河纸业20万吨纸、天津药业30亿支水针剂、大指造纸工程高速宽幅纸机、天创风电控制系统、斯美特方便面扩建等一批重大项目投产见效,为县域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积蓄了能量、备足了后劲。预计“十一五”末全县生产总值实现翻番,达到18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由1500美元增加到4000美元,%;,年均增长1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8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翻两番,完成155亿元,%;单位GDP能耗降低21%。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县域经济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为实现跨越发展夯实了坚实基础。----“十一五”时期是“三化”协调,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新成效的时期。五年来,县委、县政府全面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促进农业现代化,实现了“三化”协调发展。工业主导地位更加突出。预计2010年全县工业增加值完成12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67%,%,较“十五”末提高14个百分点;规模以上企业达到210家,预计完成工业增加值101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56%,%,较“十五”末提高了18个百分点;食品加工、造纸及纸制品、装备制造、,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68%。主营业务收入超亿元企业77家,骨干企业支撑作用进一步凸显。产业集聚平台建设进展顺利,县产业集聚区首批晋升为省级产业集聚区,先后被评为“全省循环经济试点产业集聚区”、“全省示范产业集聚区”、“全省最具投资价值产业集聚区”。詹店工贸区列入省级专业园区,陶封工业区建设顺利推进,初步形成了“一体两翼”的发展格局。城市建设水平明显提升。城东新区建设逐步展开,城区面积拓展到20平方公里,路网、管网、电力、通讯等市政设施建设加快,各项服务功能更加完善,投资2800万元高标准建设了龙泉湖公园,投资680万元高档次建设了人民广场,投资9000万元建设了东四环路,投资4500万元拓宽改造了朝阳二路;%,比“十五”;城镇化率达到40%,较“十五”末提高了10个百分点。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粮食核心区建设全面实施,优质粮面积占粮食总面积的80%以上,粮食生产连续五年增产高收,;农村发展水平明显提升,建设新农村示范村41个、特色专业村101个,走在了全市前列;实施了引黄补源工程、中低产田改造等项目,大型农业机械得到普及,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全县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305家,其中市级以上龙头企业26家,85%以上的农产品就地转化增值;农民专业合作社蓬勃发展,建成市级以上示范社23家,,农业生产的规模化、组织化程度进一步提高;“万村千乡”市场工程顺利推进,农村经济更加繁荣。----“十一五”时期是节能减排力度加大,生态文明建设迈出新步伐的时期。五年来,县委、县政府大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扎实推进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坚持抑制“两高”行业过快增长,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和绿色经济,“两型社会”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开展“空心村”、黏土砖瓦窑、工矿废弃地“三项整治”工程,,;实施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开发黄河滩面积8万亩,,整理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