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词类的活用古汉语通论十一学习重点1、古代汉语词类活用的基本概念及其与词兼类的辨别2、动词的活用、形容词的活用和名词的活用3、古代汉语词类活用的识别方法一、什么是词类活用在古代汉语、尤其是上古汉语里,某些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又可以灵活运用,在句子中临时改变它们的词性和基本功能,这种现象,就叫“词类活用。特点:1、要有具体语境,没有语境就不能谈活用。2、语义语法的临时性,此处活用彼处未必。思考:《鸿门宴》:“范增数目项王”《史记·陈涉世家》:“将军身被坚执锐”二、词类活用和词兼类的辨别兼类:指一个词兼有不同词类的语法功能,这些功能的表现,具有经常性、稳定性的特点。活用:在一定条件下,即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表现出来的某种功能。公赐之食,食舍肉少益嗜食罪益厚从左右,皆肘之不如吾闻而药之三、词类活用的大概类型活用为动词使动用法名词活用动词活用形容词活用意动用法活用为状语使动用法为动用法活用为动词活用为名词使动用法意动用法活用为名词①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②策蹇驴,囊图书。(一)名词用作动词1、两个名词相连,既不是并列关系,又不是修饰关系,便是动宾关系或主谓关系,其中一个必然活用为动词了。①驴不胜怒,蹄之。②齐桓公妻之。2、名词后面紧跟代词,该名词便活用为动词。①左右欲刃相如。②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③子谓公冶长:“可妻也。”3、名词放在“能”“可”“足”“欲”等能愿动词后面,便活用为动词。①不足生於不農。②故明君不官无功之臣,不赏不战之士。③秦师遂东。4、名词前有副词,特别是否定副词作状语,则该名词活用为动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