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劳模先进事迹材料范文.doc

格式:doc   大小:62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劳模先进事迹材料范文.doc

上传人:ttteee8 2019/2/5 文件大小:6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劳模先进事迹材料范文.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劳模先进事迹材料范文徐顺娟,女,1944年出生,初中文化。她对工作充满热情,极端负责,1964年担任的是生活队会计工作,对她来说工作的起点,也是人生中的转折点,因为当时她只有二十岁,文化水平又不高,那些阿拉伯数字看到就晕,可是她敢于勇挑重担,工作尽职尽责,边上夜校边自学出色地完成了工作任务,还拿出了初中文凭。她接受这项工作首先想到的是组织的安排、领导的信任、工作需要我去做的,我就应该愉快接受,大胆去干,而且非常自信地一定要干好,她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确实也做出了成绩。为此,于1977年荣获上海市农业学大寨先进生产(工作)者称号。目前居住在泖港镇兴旺村白洋队。张义仁,男,1936年出生,初小文化。他默默地工作,无私奉献精神深深打动周围的群众。当初他担任的是生产队会计和粮管员职务,每天都要亲自去队里指导生产技术,张义仁虽然不是一名共产党员,但他始终以党员的标准来衡量自己,立足本职尚位,扎实做好工作作为工作的目标。张义仁同志是这样想的,更是这样做的。不论是从事农技工作,还是从事生产队会计,他都踏踏实实,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一心扑在工作上,曾得到了领导和群众的广泛好评。为此,于1978年荣获上海市先进生产(工作)者称号。目前,居住在泖港镇兴旺村张家队。张法,男,1943年4月出生,初中文化,中共党员,时任泖港公社党委委员,兼任新龚大队党支部书记。他带领干部群众大搞农田基本建设,精心规划,分片实施,用三年时间使全大队3200多亩土地全部实现农田格子化,南北一个向,灌能进,排能出,建成了稳产高产农田,几年来,粮、棉、油产量均在全公社前列。为此,于1977年荣获上海市农业学大寨先进生产(工作)者荣誉称号。目前,他退休后居住在泖港镇天乐小区4号303室。李明甫,男,1940年10月出生,初中文化,中共党员,时任新五公社南三大队党支部书记。他带领干部群众,抓班子建设,艰苦奋斗,不脱离群众,坚持干部带头参加劳动,狠抓农田基本建设,使队容队貌有较大的改观。以粮为纲,提倡科学种田,合理密植,实现农业丰收,当年就实现粮食单产亩产达到吨粮的先进单位,在地区为首创,受到上级领导的一致好评。为此,他本人也于1978年荣获上海市先进生产(工作)者荣誉称号。目前,他退休后居住在泖港镇五厍老街14号。杨连云,男,1929年7月19日出生,高小文化,中共党员,时任泖港乡新建村大队长,在农业以粮为纲抓粮食产量,搞农田基本建设时,水稻种植早稻早产,每亩达到800斤以上的泖港乡首位,振动全乡及全县,为此于1978年荣获上海市先进生产(工作)者荣誉称号。目前,他退休后住在松江区泖港镇新建村陈阁421号。王云仙,男,1931年12月25日生,小学文化,中共党员,原住泖港公社胜利大队长浜队,他是一个农民,自从16岁开始从事农业生产,70年代初期,由于农村农业技术落后,加上自然灾害严重,对二麦产量,一直上不出,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为此,他大胆创新,为二麦丰收探索出一条高产路子,这就是一条沟,二麦丰收靠条沟而出名,使各生产队二麦年年丰收,得到了群众收评,于1978年荣获上海市先进生产(工作)者荣誉称号。目前,他居住在泖港镇焦家村百家253号。毛金宝,女,1923年出生,1989年死亡,文盲或半文盲,中共党员,曾经担任新兴村的妇女主任,分管计划生育工作。她是“活学活用”的先锋人物,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