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纠结的抗战.doc

格式:doc   大小:19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纠结的抗战.doc

上传人:在水一方 2019/2/5 文件大小:1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纠结的抗战.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纠结的抗战1关于抗战时间东北三省沦陷,蒋介石下令张学良不要刺激日本,使战事升级。但蒋介石早已做出“中日必有一战”的判断,向德、美进口大量的武器,白崇禧也有此判断,以每年4万条的速度进口德国的毛瑟枪。蒋介石一面备战,一面拖延与日作战时间,在抗战前完成了40个师的整编。问题是如果没有“西安事变”, 蒋介石会什么时候下令开战?我帮蒋介石算算帐。东北的张学良,山西的阎锡山,华北的冯玉祥等军阀都是蒋介石的潜在的敌人,都只是名义上的服从。如果日军从北向南进攻,先要消灭他们,这对蒋介石实在是大有好处,蒋介石消除了异己,高兴还来不及,为什么要抵抗?但还有一个问题,中国古语说“国无信不立”,蒋介石如果一直不抵抗,国家的信用就要破产,那么真的要国将不国了。于是,该什么时间与日本人真正开战,这是个问题。好在,对日本人这真不是个问题,实力强吗,想什么时候抽你就抽你。一路从北平打,进攻北方的军阀,一面从上海打,进攻蒋介石的地盘。所以,有实力,玩心眼都省了。顺便提一句,淞沪抗战,白崇禧的王牌,被日军的坦克大炮打的惨不忍睹,让白崇禧很没面子。他是我心目中的名将,我很为他惋惜。2少爷张学良先说说张学良他爹张作霖的一件事,日本兵在东北打死了一个东北兵,张作霖知道后,命令东北兵放假,见日本兵就打,结果的打死了两个日本兵,日本领事送了抗议信,张作霖将5000元的支票和抗议信推还给了日本领事馆,日本人一点脾气也没有。大帅真枭雄也。可惜,大帅炸死了,少帅来了。插入段闲话,少帅上位那天早晨,大帅的参谋长杨宇亭问:“阿斗来了吗?”有人问:“谁是阿斗?”杨宇亭不语。下午,少帅到,杨宇亭被枪毙。书归正传,这时正直北伐战争,日本人劝少帅东北独立(日本人刚杀了他爹,还真好意思),少帅的少爷脾气发了,偏不,东北易帜,听从国民政府的命令,出兵入关支援北伐。于是,冯玉祥、阎锡山在北张南蒋的夹击下,大败。蒋介石捡了个大便宜。然而,日本人对少帅还是有数的,趁东北军入关,兵发东北。日本人真来了,少帅就熊了,一枪没放,就把家丢了。在后来回忆录中,少帅说:没可能打过日本人,所以不如不打。真是没出息,阎锡山、冯玉祥也知道打不过日本人,日本人来到,哪个不是奋力一战,打不过是一回事,打不打是另一回事。我看抗战历史的书,看到我方的战损时,头都痛,1比3的战损率是常态,1比5经常出现,真不知道天天看这些战报的蒋介石是怎么熬过来的,也理解了汪精卫为什么要投敌(只理解,不原谅),蒋介石真是够硬的。现在一定要说说西安事变,我觉得这是一场戏剧性的乌龙事件。少帅丢了老家,被蒋介石调的西安打红军,损失一个部队,就被撤一个番号。你俩打呗,谁死我都高兴。对蒋介石来说,丢了东北老家的东北军,不过是个没牙的老虎,武器粮饷都要中央提供,还能如何。于是,跑来西安督战,面对作战不利的情况,像训三孙子似的训少帅。一切都在计算当中,可偏偏忽略了一点,少帅的少爷脾气。少帅晚年口述,为什么要发动西安事变呢?因为我是一军的统帅,不可以有人训斥我,否定我。记述的人问,蒋介石不是你的统帅吗?少帅说,所以我要向他认错,送他回去。记述者愕然,我亦愕然,这算什么啊?不过看了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发现历史有时就是这么无厘头,比任何编辑都要精彩。于是乎,少帅动手了,得手了。气消了,问题来了,这么大的热红薯怎么办?全国哗然了,少帅可是个体面人啊。于是第二主意,送给共产党。对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