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6
文档名称:

中华文明史.doc

格式:doc   大小:94KB   页数:1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华文明史.doc

上传人:小枷 2019/2/5 文件大小:9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华文明史.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中华文明史复****资料(“***”----为可了解内容)第一章一:简要分析中国地理与中国文明发展的关系:答、一)、地理空间辽阔与中国文明生存空间中国文明有广阔的发祥、生存空间。黄河流域、长江流域、辽河流域等面积大,在古代自然生态环境良好,资源丰富,为中国文明的的产生奠定了基础。中国古代文明广阔的活动区域、为中国文明发展多样化提供了空间条。腹地纵深宽广,回旋余地很大,便于文明的吸纳与整合,不至于因地区性的自然灾害而全体毁灭。(二)、地势与与文明独立发展、内陆性文明,水利工程1、中国地理整体是三面环山、一面临海,形成独立地理单元。——中国文明的独立发展,原生性内陆性文明。内陆性文明:相对隔绝的地理状态,于中国古代的人们,有难以逾越的交通障碍,中国历史文明也因此成为一个内陆性文明。内陆性文明突出特征:内向的体系整合组织化,而不是外向发展;走文化独特与独立的发展之路(自成体系)。文明独立发展具有双重功能(表现):一使中华文化完整地保留民族传统,获得前后递进、陈陈相应的延续性;二使中国古人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世界文化观念,形成“世界中心”意识:地理上认为中国处于世界中心位置,“中国”与“四夷”等;文化自认为处于中心地位。2、中国地势“右高原、左大海”(三字经),西高东低,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平原交错,山脉、河流多东西走向。——地域文化。灵渠、大运河等。三)、气候与文明发展多样性与不平衡性1、地形、地貌等繁复,气候南热北温寒、东湿西干,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形成不同经济类型;中国文化发展的不平衡性和多样性。2、不同的经济类型:东部发达的农业经济;北方与西北游牧经济——形成农耕与游牧经济的互补与对垒,中国文化发展的不平衡性和多样性。四)、正确看待地理环境决定论地理环境决定论:确认自然条件(即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即以自然过程的作用来解释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进程,从而归结于地理环境决定政治体制。二、概述中国文明发展的总的历史特征?****中国大一统文明模式:国家大统一(多民族)+君主专制官僚体制(皇帝制度、中央集权、郡县制)+小农经济(重农抑商)+独尊儒家意识形态+强调德治,实质外儒内法中国文明发展的总的历史特征(,中华文明有着无与伦比的延续性。(从地理基础看)。起源的多元性与发展中的趋同性。在发展的空间上,呈现四边向中原核心地带的内聚运动。(从经济环境看)(以汉族为主体、多民族共存)。、中央集权官僚体制长期延续。(家国同构—专制),并有极强的包容性。、大运河等规模巨大的实用性工程。,尤其是“四大发明”对人类文明的整体走势产生重大影响。中华文明的思想内涵:阴阳观念(阴阳调和)、人文精神(对人的尊崇)、崇德尚群(重视人的修养节操,将群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注重中和(和谐)、“天人合一”整体思维模式(把握事物各方面的联系)。第二章一:中国远古人类的进化情况?答、1、中国人是“土生土长的”比较北京猿人、山顶洞人和现代人的骨骼特征,发现70%的中国人在头骨上有3个特征和北京猿人是一致的。A、特有铲形门齿、面部较扁、鼻部较宽等,从旧石器时代就一脉相承;B、中国古人类的石器技术的连续性—工具模式;C、无几万年前外来人群大规模移民取代土著人群的迹象。2、从距今200万年——1万年前,中国古人类由猿到现代人,自身进化发展三阶段:直立人(猿人)早期智人(古人)晚期智人(新人);直立人(猿人):巫山人、元谋人、蓝田人、北京人等;早期智人(古人):金牛山人、马坝人、长阳人、丁村人等;晚期智人(新人):山顶洞人、资阳人、柳江人等。直立人(猿人):200万前到距今20-30万年;早期智人(古人):距今20-30万年到5万年前,大约距今二三十万年,中国经历了一次庐山冰期,其后气候变暖,人类体质形态开始向早期智人过渡;晚期智人(新人):距今5万年到前1万年:距今5万年以后,人类体质特征发展到晚期智人时期。此时,世界上三大人种已基本形成。中国境内发现的晚期智人人类化石,均具有蒙古人种的体制特征;前1万年到前3千年:仰韶文化、红山文化、龙山文化等,人类始迈入文明。仰韶文化:公元前5000年至3000年,黄河中游地区重要的以农业为主的新石器时代文化;红山文化:距今五、六千年,辽河流域的农业文化;龙山文化:公元前3000-前2000年,泛指中国黄河中、下游地区约当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类文化遗存。铜石并用时代文化。二、古代农业文明的南北特色?****公元前1万年,农耕的发明是新石器时代最重要的标志,也是文明确立的根基。中国是世界稻作、粟作农业起源中心。中国原始农业起源是3条线并行发展的新模式:北方地区旱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