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产后出血的护理.doc

格式:doc   大小:24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产后出血的护理.doc

上传人:fangjinyan2017001 2019/2/5 文件大小:2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产后出血的护理.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摘要]目的探讨产科患者产后出血的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40例产科患者产后出血的护理资料。结果通过护理人员对患者有效护理,患者恢复较好,均痊愈出院。结论通过对患者进行饮食调节,健康指导和心理护理,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产后进行严密护理和康复指导,促进了患者的早日康复。[关键词]产后出血,护理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出血量超过500ml者,是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我国居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其发生率约占分娩总数的2%~3%,其中80%以上发生在产后2小时之内,短时间内大量失血可迅速发生失血性休克,急性肾衰,直接危及产妇生命;引起脑垂体缺血坏死,继发严重的席汉综合症及产后感染,是分娩期严重的并发症[1]。因此,应作好产后出血的防治与护理工作,以降低其发病率及孕产妇的死亡率。现将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入住我院的40例产后出血患者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一般资料2012年6月~2015年6月收治住院40例产后出血患者,本院分娩25例,外院分娩转入我院15例。年龄19岁~39岁,平均年龄28岁。剖宫产19例,胎头吸引器助产5例,顺产16例。出血量500~800ml15例,800~1600ml17例,>1600m8例。出血的原因:子宫收缩乏力27例,%,胎盘因素7例,%,软产道损伤6例,占15%,无凝血功能障碍,全部治愈出院。,约占产后出血总数的70%—75%。在正常情况下,胎儿娩出后,胎盘就与子宫分离,使血窦开放而出血,这时要依靠子宫肌肉的强烈收缩,使子宫壁上的血窦因受压而关闭,并使血流逐渐缓慢,而形成血栓,使出血停止。如果由于某种原因使产程延长,或因难产,产妇体力衰竭,麻醉过深,羊水过多或双胎,子宫膨胀过大,或因分娩次数过多、过密,使子宫的结缔组织增多,肌纤维减少,以及子宫发育不良,子宫壁有肌瘤等,都可使子宫肌肉收缩机能不良,而发生产后出血[2]。,如果胎盘剥离不完全,一部分与子宫壁分离,其他部分尚未剥离,或大部分排出,还有一小部分未排出而滞留在子宫腔内,都可影响子宫收缩而出血不止。有时部分胎盘和子宫壁粘连,或植入子宫壁内,不能自然分离,而从其他已剥离部分出血,这种出血量往往很大。,也可发生大量出血。常见于胎儿过大、急产或手术产时,均可使产道发生不同程度的撕裂,裂伤重时可发生大出血。如果施行会阴切开后,不注意止血,也可造成出血过多。 如果产妇患有全身出血倾向性疾病,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均可引起产后出血。重症病毒性肝炎,也可引起产后出血,虽不多见,但后果非常严重。产科的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亦常引起产后大出血。DIC常发生于胎盘早剥、妊高征、子宫内死胎滞留、羊水栓塞等疾病中[3]。遇有上述疾病,就应想到有发生产后出血的可能,应预先作好补液和输血的准备。,迅速召集抢救小组人员立刻到位,由抢救小组组长负责指挥,其他人员分工合作,按照产后出血抢救流程图进行操作,使抢救工作有条不紊,得心应手。,帮助产妇保持正确的体位,取中凹卧位,有利于下肢静脉回流,增加心排出量,并把头偏向一侧;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