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惠州西湖》导游词.docx

格式:docx   大小:19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惠州西湖》导游词.docx

上传人:cjl201702 2019/2/5 文件大小:1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惠州西湖》导游词.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惠州西湖讲解线索:【西湖简介】—【东门牌楼】—【西新避暑】—【玉塔微澜】—【孤山苏迹】—【芳华秋艳】—【红棉水榭】【西湖简介】惠州西湖位于惠州城区的西北面,其东依西枝江,北连东江,两面环山。湖的南北长6公里,东西宽4公里。湖水烟波浩淼。曲折的桥堤把西湖湖面分成五大部分,形成菱湖、鳄湖、平湖、丰湖和南湖,俗称“五湖”。由此,惠州西湖有五湖、六桥、十美景之说。西湖融秀丽山水与岭南特色园林景观为一体,“半城山色半城湖”。其湖水清澈,山川秀美,曲径通幽,浮洲点翠,象岭云飞,四季如春,景色宜人。如此秀丽迷人的景色是怎样形成的呢?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头裹蓝巾、怀揣青铜宝镜的仙女下凡来到人间,他从东江上游沿江漂流而下,到惠州时,被眼前秀丽的风光所吸引,于是住了下来,与当地人民一起耕作,使惠州百姓安居乐业,五谷丰登。此事惊动了仙界,由于海龙王的妄奏,玉皇大帝便派了天兵天将把仙女抓回天庭。仙女依依不舍离开惠州。途中,她为使惠州农耕有水,且留美景于人间,便把自己心爱的青铜宝镜投于东江之畔。宝镜碎成五块,变成了五个湖。而其乘骑的那只仙鹤则化成西湖之滨的“飞鹅岭”,形成西湖今天这湖山相映的人间美景。当然这只是民间的美好传说。据史料记载,西湖原是东江和西枝江汇合处的低洼地。宋治平三年(1066年)开始,陈称任惠州知府时,发现西湖没有合适的湖堤。当江水涨时成泽国,江水退时则成枯塘。因此,他带领百姓筑湖堤,建拱桥,立亭宇,使西湖可灌溉农田数万亩,并初步形成西湖美丽景色。1094年,苏东坡被贬至惠州后,将皇帝赏赐给他的犀带和皇后赏给其夫人朝云的黄金捐出来,修建了一条横贯平湖与丰湖之间的林荫大道“苏堤”。此后,历代又不断修建。,对西湖进行修建和改造,许多古香古色的亭台楼阁隐现于郁郁葱葱的树木与万紫千红的花絮之中,形成五湖六桥十佳景。“大中国西湖三十六,唯惠州足并杭州”;“三处西湖一色秋,钱塘颍水与罗浮”,这是前人对惠州西湖景色的赞美。好了,景区已经到了,请各位下车,领略素有“苎萝西子”美称的惠州西湖景色。【东门牌楼】各位游客,眼前崭新的牌楼就是惠州西湖的大门,它是典型的岭南牌楼建筑。又因其地处西湖的东面,故称之为“东门牌楼”。,,红柱绿瓦,精雕细筑。正面楼额中央有“惠州西湖”四个雄浑俊美的打字,其取自宋代大文学家、大诗人苏东坡于《于曹子方书》中赞许惠州西湖的文句:“惠州风土善厚,山水秀邃。”【西新避暑】请大家转过身来,前面的这条平坦的林荫大道就是西湖著名的“苏堤”。堤的右边是平湖,左边是丰湖。丰湖上这两个小岛,一个叫“披云岛”,一个叫“浮碧洲”。它犹如两块碧玉,终年碧绿,任由湖水涨落,均浮于碧绿的湖面上。这两个小岛有这条小桥把它们连成一体。以前这里有个小村叫西村,宋时在其中建有东坡飞阁,明代万历年间又建了西新园,园内有留书楼、浩然亭和放生池等,亭台楼阁,风景秀丽。经不断修建,到了清代,这里已是“堤边修竹间垂杨,嫩绿繁荫夏景芳,飞阁窗开无暑到,蝉声唤起满湖凉”。这里的确是个避暑的好地方,故称为“西新避暑”。为充分利用奇特的资源,政府在这里建起这座宾馆叫惠州宾馆。它是一座四星级酒店,市委、市政府用于接待国、内外宾客。各位游客,现在我们沿着苏堤,继续游览。苏堤东起西湖东大门,西至西山。诗人称“苏堤如带五千尺”。这条桥叫“苏公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