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最后一头战象》听课体会.doc

格式:doc   大小:21KB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最后一头战象》听课体会.doc

上传人:cjl201702 2019/2/5 文件大小:2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最后一头战象》听课体会.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最后一头战象》听课心得体会今天全体语文教师听了王老师的语文课《最后一头战象》。《最后一头战象》这篇课文是一篇悲壮、感人、发人深省的动物小说,文章语言优美,描写生动,以充满深情的笔触歌颂了战象嘎羧善良、忠诚的高尚情怀。听课过程中我充分感受了她扎实、真实的课堂教学,感到作为一名进入教师岗位一年的年轻教师的成长。具体有以下深刻体会:纵观王老师的《最后一头战象》,发现,少而精的问题在整个课堂穿针引线,不但调动了学生的活跃思维,呈现了学生为主角的课堂形式,更是在不着痕迹间,将文本条理化、深度化、细化。在品读体验时,王老师用先扶后放的方法引导孩子去自主学习,采用在充分感受嘎羧善良、忠诚的高尚情怀。而在扶的过程中,引导孩子去自主探究,让嘎羧的形象在孩子心中逐渐变得饱满起来,接着引导孩子总结“品细节”这一学法,这样,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又学到了新的学习方法。如:1、课文中是怎样来描写战象作战的呢?感受战象那种勇猛、势不可当、英勇无比、排山倒海的气势。2、就是这样一群勇猛的战象在1943年西双版纳的一次抗日战斗中全部中弹,只有一头幸存了下来,他就是---嘎羧。幸存下来的嘎羧现在又是一副怎样的模样呢?感受嘎羧衰老、无所事事、威风不在、孤独的形象。3、让我们走进重披象鞍这个画面,让我们再次默读课文6-11自然段,画出能表现嘎羧和象鞍之间那份情感的句子,圈出你认为值得关注的词语,写下你的感受。本堂课从初读──细读──精读,环环相扣,层层深入,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悟嘎羧内心的思想内涵,受情感的熏陶,最后升华情感,音乐的融入是情感更容易激发了。最后写感悟,同学们,26年过去了,嘎羧虽然已经那么衰老,衰老的只会整天在树阴下打瞌睡,甚至拒绝进食,但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却坚决的要重新披上曾经伴它驰骋沙场的象鞍,学到这里,你不想对嘎羧,对这最后一头战象说些什么吗?让我们把想说的话写下来。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思考、去想象,去填补文中的空白。这样既充分理解了课文,激发了情感,又使语文训练得以有效的落实。因为课文内容与生活差距太远,没有图片的辅助,悲壮与感人之情会大打折扣。所以教师在教学中,投放了不少的图片。但遗憾的是,因为授课形式过于单调,学生本该释放的情感遭到遏制,在一步步的牵引下之体会了文中的几句话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