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小竹笋”活动设计   设计意圈:      春天是个美好的季节,万物生发。《小竹笋》选材来自于中班“春天来了”的主题活动。本次教学活动从幼儿的实际生活出发,意在让幼儿感知竹笋的基本特征并了解其从竹笋生长到竹子的变化过程,引导鼓励他们关注自然现象的不断变化。同时幼儿在尝试剥笋的过程中能体验自己动手的乐趣,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的知识、技能、情感能得到相通。   活动目标:   。   。   活动准备:课件、礼物包裹、竹笋生长过程图、竹笋若干。   活动过程:   、说说,引发幼儿兴趣   师:(出示大熊猫图片)今天大熊猫收到了朋友们送的一份神秘礼物,它们是大熊猫最爱吃的东西。你们猜是什么?(竹子)   师:你们猜对了,大熊猫最爱吃的就是竹子。(出示竹子图片)   师:可是竹子那么长,包裹那么小,装得下吗?那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请一位小朋友来摸摸看,里面到底是什么?包裹里的东西摸起来什么感觉?你觉得是什么呢?   答案揭晓:竹笋。   师:竹笋是什么形状的?是什么颜色的?是软的还是硬的?   幼儿观察讨论。   小结:原来竹笋上面尖尖的,下面粗粗的,是圆锥形的;外面包着一层笋壳,颜色有些是褐色的,还带点黄,有深有浅;而且竹笋摸起来是硬硬的。   、剥剥,认识竹笋   师:可是熊猫最爱吃竹子,为什么要送一根竹笋呢?你能猜出这个秘密吗?   幼儿根据自己的想法自由回答。   师:小朋友说得真棒,原来竹笋长大了就变成竹子了。   师:竹笋是怎样长大的呢?(出示竹笋生长过程图)   请幼儿排序竹笋生长过程,并做动作扮演。   师:这里有很多竹笋,熊猫也想要请你们吃,可是现在就能吃吗?(要剥壳)   师:笋宝宝的秘密藏在它的衣服里,现在请你去试一试,剥一剥。幼儿操作剥笋。   师:请你说说你是怎么剥的才不破?你用什么办法剥的这么快?   小结:原来剥笋要轻轻地,一层一层剥才不会破。   儿歌总结:小朋友们快快来,我们一起来剥笋,从外剥到里,从下剥到上,一层一层往里剥,笋宝宝露脸微微笑。      师:笋剥好了,我们送厨房请阿姨去制作美味的菜肴吧。   教学反思:   在组织本次教学活动之前,我做了比较充分的准备。为了激发幼儿的兴趣,调动他们积极参与活动,我准备了教具礼物盒,并制作了简洁的PPT课件,引导幼儿进入活动情境。为了丰富活动的形式,并使幼儿对竹笋的生长过程有形象的认识,我准备了四张手绘的竹笋从破土而出到长成竹子的过程图。为了满足所有幼儿的操作,让他们在尝试剥笋的过程中体验乐趣,我为幼儿准备了人手一根竹笋。   孩子们都知道熊猫最爱吃竹子,不过都不太知道竹笋和竹子之间有着特别的秘密。当我请孩子摸着新鲜的竹笋时,有孩子说出自己的感受:摸上去是硬硬的,长长的……我班幼儿的生活经验还是比较丰富的,在揭晓答案之后,都能说出这是竹笋。随后,我们一起观察讨论了竹笋的外形特征,孩子们发现竹笋外面的笋壳是黑黑的,也有淡淡的黄色;对于竹笋的形状——圆锥形,大家的经验还不是很丰富,但是也有幼儿能说出上面尖尖的,下面粗粗的圆圆的特征。幼儿们从笋的颜色、形状、感觉等方面说了自己的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