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乡村旅游的可持续性发展问题及优化研究.doc

格式:doc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乡村旅游的可持续性发展问题及优化研究.doc

上传人:1006108867 2013/9/14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乡村旅游的可持续性发展问题及优化研究.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乡村旅游的可持续性发展问题及优化研究
姓名:徐超伟班级:人文院旅游101 学号:22210128
摘要:近几年来,乡村旅游作为一个新兴力量,推动着旅游产业的多元化和优化利用。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助推剂、旅游扶贫的试金石,乡村旅游受到各地各级旅游、农业主管部门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和大力支持,在我国大部分乡村地区蓬勃兴起,并成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然而从总体上看,我国的乡村旅游却仍处于低层次开发的初级阶段,产品的特色化、规范化、规模化水平还比较低,重开发轻保护、综合效益差的现象还很普遍地存在。许多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环境"三维分离问题日益显现,如何有效循环可持续的发展乡村旅游,值得深思和研究。
关键词: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模式生态化经济旅游效率

1、乡村旅游的起源
西班牙学者Rosa将乡村旅游分为传统乡村旅游(Traditional Rural Tourism)和现代乡村旅游(Modern Rural Tourism)两种。
传统的乡村旅游出现在工业革命以后,主要源于一些来自农村的城市居民以“回老家”度假的形式出现,主要体现在:传统乡村旅游活动主要在假日进行;没有有效的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没有给当地增加就业机会和改善当地的金融环境。现代乡村旅游的主要特征主要表现为:旅游的时间不仅仅局限于假期;现代乡村旅游者充分利用农村区域的优美景观、自然环境和建筑、文化等资源;现代乡村旅游对农村经济的贡献不仅仅表现在给当地增加了财政收入,还表现在给当地创造了就业机会,同时还给当地衰弱的传统的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目前我们谈论的乡村旅游是指现代的乡村旅游。

起步:中国的乡村旅游起步较晚,目前尚处于从导入期向成长期过渡的阶段。因地制宜地发展乡村旅游、城郊休闲游,对于解决“三农”问题、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增加农民就业机会、提升农村精神文明程度、丰富旅游产品、增强旅游业发展的活力、满足国内外游客的旅游文化消费需求,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官方政策:我国政府比较重视乡村发展,对于乡村旅游给予很大政策支持,为乡村旅游提供了机遇。2006年初,中央“一号文件”——《****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出台,提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五个主要的要求。为了深入地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精神,更好地发挥旅游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优势和作用。国家旅游局将2006年全国旅游主题为
“2006中国乡村游”,宣传口号为“新农村、新旅游、新体验、新风尚”。国家旅游局和农业部将共同推进乡村旅游“百千万工程”,“十一五”期间,建成具有乡村旅游示范意义的100个县、1000个乡镇和10000个村,使已有的乡村旅游项目得到明显提升和完善,基本形成种类丰富、档次适中的乡村旅游产品体系和特色突出、发展规范的乡村旅游格局,满足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旅游消费的需求。总地来看,我国乡村旅游市场空间和需求潜力较大,发展前景良好。
市场需求:发展乡村旅游,可以疏散游客,缓解节假日的旅游高峰。乡村地域广大,景点分布不拥挤,旅游活动空间大,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空间条件。目前,我国许多旅游城市已出现“人满为患”的局面,如何改变这一状况呢?笔者认为发展这些地区乡村旅游堪为良方